有网友提问:年轻人,怎样摆脱家庭内耗下的贫穷?
对此,我来答一答。
答:
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头条网友们的提问是不是都喜欢搞反因果关系?(已经看见好几个这种逻辑混乱的提问了,看来不少人得需要补一补逻辑学了)
首先,让人内耗的应该是贫穷和糟糕的家庭关系,是贫穷和糟糕的家庭关系导致你内耗,而不是内耗导致贫穷,这一点要清楚。
其次,前有“精神内耗”,后有“家庭内耗”,互联网造词的速度真是越来越快了,过几天估计得出现人际关系内耗、伴侣内耗等等了。不知道前段时间“衣戈猜想”这个自媒体博主拍摄的二舅视频能不能治愈好你的“家庭内耗”。(我猜是不能的)
这些问题的本质其实都是大差不差的,然而我们的互联网却总是喜欢搞这套语言腐败。
至于今年兴起的“内耗”一词,我姑且来为它做一个简单的精神分析。
内耗内耗,主要强调的就是这个“内”,潜台词就是这些都是你的问题,与外在无关,而这就是典型的“主客二分”思维。但事实上,“主客二分”这种逻辑在哲学进入现代、后现代之后就已经荡然无存了,而只有心理学话语才会还在使用这种带有极强意识形态色彩的词汇。
事实上如果你有一定的阅读量,完全可以对“内耗”一词做个简单的谱系学研究,据我不太准确的检索能力,“内耗”一词最早应该是出现在佛教禅修中,教你心态放平,学会接受,peacelove。而之所以这个词能成为热点,不就是想告诉人:只要你心态好,你所遇见的一切事情都不会对你造成什么巨大干扰,你看那些比你更惨的人怎么还可以积极乐观的生活呢?
在我看来你所提问的“家庭内耗”不过是“精神内耗”这一概念的子概念,而这两个概念无一例外都是一种对你的规训,它反复的强调内,搞的仿佛你的抑郁、你的消沉、你混的不好都是你自己一个人的错似的,而这就是这个词语的狡猾之所在。
所谓“内耗”就是把所有问题都丢回了你自己,让你把你的家庭问题,甚至说是把社会问题都转向独自向你自身。这与许多心理疾病的都有相似之处,比如抑郁症。给你一个抑郁症的名字和位置,你就把自己主动的贴上去了,于是你就会认可:你有病是因为你无能。
“家庭内耗”也是样,这个词语它给了你一个位置一个标签你就把自己贴上去了,给你一种“我有许多摆脱原生家庭、摆脱贫穷的机会,但是我却没有把握住”的幻觉。
大哥,你真的有这么多的机会吗?
当代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从以前的死亡政治转向了福柯意义上的生命政治,开启了全面的个人治理。如同今天网络生产者们丢给我们一个“精神内耗”一词,还告诉我们如何不要“精神内耗”,和你在这里的提问简直一模一样有木有?
故意制造出了一个看似有深度的话题,还要让人去思考去反思:我如何才能不内耗。
当你在关心怎样才能不“家庭内耗”、“精神内耗”时,你就中计了。我们思考的不应该是“如何不内耗”这一问题,而是应该去思考“问题真的是精神内耗吗?”
同理“问题真的是你提到的家庭内耗吗?”
衣戈猜想用拄拐的二舅告诉大家不要回头,但是这真的是一个满足即快乐,不遗憾不回头就能解决的问题吗?显然不是。
因此我不想借用心理学的那些不痛不痒,诸如正念,情绪疗法等知识告诉你应该怎样调适自己的心态而不被家庭所困扰,也不想搬出比你生活得更惨的人来告诉你要积极乐观。
二舅的例子不是我们当代人获取幸福的参照,我们不要试图去贫瘠的农村去寻找失落的文学。
"家庭的困扰和贫穷”是一个非常严肃且复杂的社会问题,不要用内耗一词把所有的问题都抛给自己。如果说原生家庭让你难以忍受,家庭原因掏空你的钱包导致你贫穷,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在行动上只可能有两个并行的办法:1、赚钱,2、逃。
除此之外,恐怕很难再想到还有什么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