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门诊上有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拿着花高价买来的中药来问,这种药是否有效。我拿来一看,是一瓶假药。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两次遇到了,临床工作中,不少患者和家属都轻信广告,花了很多钱买“某某1号”“某某2号”,疗效不好还耽误了治疗。
治疗心理疾病,正规的中医的治疗手段包括:中草药,大夫开方患者抓药,回家熬成汤药每天服用;中成药,正规药厂生产的各种胶囊,丸药,口服液等等,正规的中成药一定有国药准字,也就是批号,没有国药准字号就不是药品;还有针灸,推拿等等方法。 而假中草药一般会给自己安个华丽的外衣,譬如美国研制,世界首创,疗效卓著,夸大自己的功效,号称永不复发、彻底断根,如何鉴别假的中药呢?可以从以下几点来鉴别。1免费手段,说免费吃半年的中药,不要钱,半年后一个月药费数百到数千,实质是把便宜的西药磨碎了掺到中药粉里面;2价格高,一个月的费用从几百到几千不等;一般都是胶囊制剂,号称某某1号、2、号3号等等;3没有国药准字,有的话也是假冒;4多是通过邮寄等方式才能买到,个别医院买到的;医院没有同样的药品。 请大家万不可轻信广告以及病友经验,请擦亮眼睛,也不要迷信祖传等等。之所以是胶囊制剂,是因为可以把西药磨碎了,混到中药粉末里,然后装到胶囊里去,号称是纯中药,实际是把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还有安定类药组合而已。医院只让患者在本院抓药,也不让把草药带走,医院医院煎好带走,药物很贵号称里面有藏红花等昂贵的药,天知道你带走的药液里面有没有这味贵药,依我看就是骗老百姓的钱。 我曾经见过吃这种所谓纯中药结果出现了锥体外系副反应:手颤、肌肉发紧、肌张力高,而锥体外系副反应只会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的过程中出现,也掰开过这种胶囊,仔细辨别结果找到了没有磨碎的很小块的白药片,所有这些说明假的中药胶囊都是骗人不可信,这些假药可能会有一些治疗效果甚至效果很好,因为加入了氯氮平这种治疗精神分裂症最好的也是副作用最大,价格最便宜的药物,但是危害太大,因为不知道吃的是什么药,对于副作用,药的有效期都一无所知。最让我生气的是,心理疾病患者和家属已经很不幸了,出于对疾病治疗的不了解,被骗了,既造成经济的损失,又造成疾病治疗的耽误。 要提醒的是,对于重性心理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重性抑郁症,中医起到辅助治疗作用,打个比方,吃饭时需要馒头米饭这些主食才能吃饱,喝点粥只能起到辅食的作用,吃不饱肚子,中医就起到了这个粥的作用。还是要靠正规的西药的系统治疗才行。合适的中医治疗可以减轻药物的副作用,提高疗效,提高服药依从性。轻中度抑郁症等轻的心理疾病,中医药还是有优势的。如轻度的抑郁,失眠,焦虑,躯体化障碍等,中医药治疗可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轻度失眠,一些中药制剂甜梦胶囊,心神宁,乌灵胶囊等都会有较好效果。 最后提一下中医心理治疗,以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结合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研究心理现象、心理疾病的规律以及治疗的一门科学,是中医学二级学科,我的导师中国医院汪卫东教授采用中医心理疗法(TIP疗法)治疗心理疾病(例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取得了较好疗效,TIP疗法是本土化的心理疗法,称为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它是把中医传统气功疗法与西方的催眠疗法和认知疗法进行某种结合,通过言语的和行为的诱导,使被治疗者进入某种从清醒到睡眠这个过程的中间状态,将治疗者根据某种治疗需要构成的由言语的和行为信息组成的某种“理念、观念”(包括古今中外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导入给被治疗者,影响到被治疗者的记忆和内隐认知,使患者得到心理治疗和心理康复作用的治疗方法。TIP的创立经由20余年的临床实践而来,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属于创新中医心理疗法。TIP疗法结合我们自己研发的忆溯性人格问卷,独特的优势是可以发现患者成长过程中的人格问题,在治疗中让心理疾病患者的缺陷人格进行再成长,从而重塑人格,改善心理疾病患者的人格易感性,提高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心理疾病的预后,这一疗法也符合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特点。未完待续关联文章阅读↓↓:强迫症系列标题1:科普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强迫症的治疗和预后标题2: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他为啥反复洗手-漫谈强迫症的表现及诊断标题3:科普
国际通用的《耶鲁布朗强迫症严重程度标准量表》——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抑郁症系列标题1:科普
医院副主任医师赵振海:为什么抑郁症患者大多爱看内科?标题2: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抑郁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标题3: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抑郁症的非药物治疗及预后焦虑症系列标题1: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焦虑症的表现有哪些?标题2: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焦虑症的诊断及药物治疗标题3: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点评焦虑症的几种用药方式标题4:科普
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大夫: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北京中医药大学医院心理门诊赵振海医生赵振海 副主任医师长按(扫描)
赵振海,男,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会员,中国性学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睡眠医学会理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班(中医心理治疗方向)
(北京市第二届西学中高级研究班)
北京大学医学硕士
山东济宁医学院大学本科毕业
大学本科毕业于济宁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精神医学与精神卫生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国内第一所设立精神医学专业本科的高等医学院校)。
后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医学硕士学位。
目前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在读。跟随著名中医院汪卫东教授系统学习本土的中医认知催眠疗法,中医发展心理疗法治疗精神疾病,探索研究精神疾病的心理学发病机制:异常人格发展及其治疗。
大学毕业后医院工作至年05月,多年来一直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曾在北医六院出门诊8年,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及强迫症的药物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正在学习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精神疾病,探索研究精神疾病发病的心理学机制。
.6月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医院工作,继续从事精神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提示:“医生+”客户端的线上医课堂在进行中,更多精彩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