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时去听辩论赛常遇到一个题目:“一室不扫何(可)以扫天下”。对于一个轻微强迫症患者而言,这个题目实在太可笑了,怎么可以不打扫房间呢?地没扫,心塞;地没擦,心塞;桌子没收拾整齐,心塞;水壶水不满,心塞……
好不容易收拾完了,躺到床上要睡了,想起一本书尚在桌上没有放回原位,顿时一个激灵,万一早上起床时被室友碰掉了咋办?被那群马大哈洒上水咋办?被谁拿起来翻翻折了角咋办……赶紧起来,妥妥地收好,宿舍又回到了出厂设置状态。于是,在别人的鼾声中昂然四顾,踌躇满志,扫天下和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宿舍可真的是收拾干净了。
我没有洁癖,只是对秩序有着较狂热的执着,如果觉得窗户没必要擦,就会任凭它蓬头垢面;但用过的东西却要让它们各归其位、而非流散四方。
再往后工作、结婚,居然也幸运连连:同事不和我抢着打扫办公室,老婆更是善解人意,绝不和我争夺收拾东西的乐趣,上天对我咋这么好呢?纵容得我几乎要恣意妄为,正所谓“月满则亏”,真正的对手在等待你松懈时才出手,终于在四年前的一天,我的儿子出现了……
牛顿说,力是改变物体存在状态的原因;在我们家,这份工作由孩子承担。他三岁之前,攻城略地,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我跟着收拾,疲于奔命,隐忍不发。我虽然是轻微强迫症患者,但绝对不会和这么小的孩子计较!高手制敌,往往先让他三招,你懂的。但他三岁之后,可要认真说道说道了,因为再这么下去,我就要变成专业保洁了。
有人说,孩子这会儿的破坏欲旺盛,说明将来创造力强,这话就算有道理、也不一定可取。我们在职场上混迹多年,都明白最难以容忍的人其实不是猪队友、而是那些强悍的急先锋,他们一路过关斩将、将功劳占尽,又留下无数“烂尾工程”,让我们跟在后面处理善后、吃力不讨好。我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这种货色。他将来做的事情不一定多大、多么风光,但一定要有始有终,管杀管埋。
怎么算有始有终呢?我们还从身边的事情举例子,比如做饭,一个有秩序感的人,做完饭后厨房应该回到初始状态:煮饭炒菜的功夫大可以收拾好菜板及使用过的碗碟筷铲,菜装盘后应该顺手刷锅并擦净桌案,这个过程不会耽搁超过二十秒的。总之,每一个略需等待的环节中,都可以插入更多琐细的工作。
我们小学参加奥数比赛,常常遇到那个烧水+干杂活怎么组合才能时间最短的问题,虽然以往学过的东西大都还给了老师,但这道题却让我念念不忘,它完美地诠释了再琐碎无趣的家务也可以被升华为最纯粹的形式,成为抽象的抒情,超越音乐和诗歌。
如果没有可以优化组合利用的时间呢?比如说刚刚讲到的,菜装盘后是否应该花费额外的二十秒刷锅并擦案板?也许很多人认为第一时间把菜端上桌才是王道。好吧,对于每一位食神而言,这确实是荣耀时刻,可我不认为将一只油脂麻花的锅留给别人处理理所当然,就像我们不愿蓬头垢面示人。
有些幼儿园在洗完手后会教给小孩说:“谢谢水龙头!”说实话,第一次听到着实吓了我一跳——这分明是原始思维中万物有灵观念的残余。我们都是理性的人好不好?用完、关好,让它回到原样,这就是最好的礼貌,或者修养,不必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啰嗦了这么多,想说的无非就一句——做一件事就要彻底做完,既不留尾巴,更不添新活儿。
说实话,对于我的孩子,我有信心,有一天他总会变得和我一样龟毛。遗传的力量着实无法抗拒,就像先前的某一天,我发现自己和老爸如此相像,虽然我们的职业完全不同,惊恐中还有几分释然。但我还是想给他提点儿要求,因为我怕等不到依靠自然的力量达成和解,我就被烦死了——轻微强迫症患者总要比正常人少活几天吧!要不然怎么说是病呢?
第一条,凡是用过的彩笔能否第一时间把笔帽扣好?用完一只,扣好一只,就这么简单。自然,现在的彩笔多是两头可用的,那就请分清粗细,不要一味用蛮劲儿。当然,彩笔的朋友圆珠笔也要同等对待,扣上帽或者按一下,因为它是一只胆小的乌龟变的,脑袋缩不回去就会无比惊恐。
还有,一支彩笔可以用很久,但如果不盖笔帽它就会干掉,变成一次性的,谁都不想英年早逝,对吧?这支笔也一样;换位想想,就能明白对方的处境和心境。最后,每一支笔都有自己的“原配”,小白顶着绿帽子恐怕不太和谐,所以如果非要同时打开多支、最后一起处理的话,那拜托区分一下颜色。
第二条,如果接受第一条,那些倒霉的橡皮泥们是否也可以享受同样的“最惠国待遇”?现在都是轻质橡皮泥,干结的速度远比良心发现的速度更快。从设计初衷看,它们应该可以反复使用,只要每次玩完后将它们装入特定的盒子,就可以锁住水分、永葆容颜。我相信我的孩子,他是不会希望和一位20岁的橡皮泥姐姐说了晚安,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和一位90岁的橡皮泥奶奶进行遗体告别的。
第三条,能不能不在卧房中吃东西?也不要在屋里一边游历,一边大快朵颐。我们家有个成员叫做桌子,还有一群小弟叫盘子,请坐在桌子旁边,用盘子接着食物碎末。
第四条,有种东西叫沙画,这应该是最不适合在家里玩的东西之一,所以我要诅咒那些售卖此物家庭装的商家,如果不是愚蠢,那就是阴险,分分秒秒都想把我这个轻微强迫症患者逼上绝路。
第五条,如果看过《太空堡垒》之类的动画片就会知道,所有的太空船都要回到固定的仓位才能休息,宇航服要挂上衣架才算完工。如果我的孩子将来也想成为一个太空人的话,就要习惯于把鞋放到鞋架上,把脱下来的袜子扔到洗衣机里去。我不喜欢早晨起来去帮着找寻另一只鞋子或袜子,因为它们会讲故事,会告诉我昨晚是如何同孪生兄弟失散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它们。总之,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会毁掉一天的心情。
第六条,这是一道标准的强迫症自测题:坚持让自己看的每一本书上都没有划痕是病态,这个我懂;但如果让每一本看过的书都变成煎饼卷儿,那叫有病。如果孩子不懂病态和有病的区别,只要看看他爹愤怒的眼神,就能学会区分词义的方法。
第七条,我知道剪纸对于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大有裨益,但我也觉得玩完收拾好,对于平息轻微强迫症患者的愤怒能立竿见影:让剪子回到原位,让那张像法老一样被大卸八块的纸,去到它该去的地方。一块儿都不能少,一块儿都不能少,一块儿都不能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这样它就无法重生。
第八条,扫地擦地擦桌子其实很有技术含量的,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喜欢扫地擦地呢,这更是一种小众的爱好,我不知道它能不能让我的孩子更为迷人,但它一定能够让他与众不同。而且,我不确定将来有多少人会喜欢他,但如果他能让自己保持干净清爽、让自己的周边也保持干净清爽,这个几率也许会大一点儿。油腻的中年男很恶心,油腻的小伙子也不会让人食指大动的。
第九条,这是最关键的一条,我们的孩子还很年轻,富于春秋,一定不懂得30岁、40岁、50岁时感觉被生活、被事业卡住了是什么心情——重来一遍,不太可能;静止不动,又会无限别扭。我不是在谈人生,我是想告诉孩子,有种东西叫做壶盖或者杯盖,有种发明叫作螺丝扣,拧的时候请对整齐,不要让它抱憾终身。
(题图选自《兔子与刺猬:我睡觉时你会做什么》)
本文作者,可心爸,文学博士,日常生活是读小说、看电影、踢足球、看孩子、写论文。家有四岁小魔王一名。
▲
回复书单,获取读小库精选推荐
回复具体年龄,如“3岁”,获取该年龄图书推荐
回复所在省市,如“北京”,获取读小库图书出没的当地书店名单
??读小库第七辑已经全部上新,点击“阅读原文”亦可提篮采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