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与抑郁症斗争的孩子与家长医生治疗是要

5月25日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近年来,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成为了热门话题,北京青年报医院了解到,儿科门诊每天接诊的患者中,有一半是因为出现了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等情绪问题。

面对患病,有的孩子和家长在筋疲力尽后选择了向疾病妥协,释然面对患病的事实,有的则选择了和抑郁症来场“硬碰硬”得“格斗”,考上应用心理学研究生,“抗抑”的同时去帮助他人认识疾病。

医院的医生表示,有很多青少年患者因为治疗恢复社会功能,甚至数年不曾复发,其中许多人都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发着光,“患病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

十年间门诊接诊量从十几人变成近人住院孩子中有一半是抑郁症

在距离北京德胜门门楼百米外的冰窖口胡同里,一个从外边上看有些“老气”的院子,却有着全医院之一医院。

每天从早上6、7点钟开始,门诊二楼的数百张座椅,就被患者和家属占满。走廊上,也站了一排排人,时不时抬眼看看诊室或检查室门口的电子牌上显示的患者名字。大多数时候,门诊是嘈杂但不喧闹的,只是偶尔,会有几声年轻又尖锐的吵闹、带着哭泣的“我太难受了!”或者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的哭喊从走廊最内侧的12诊室外传来。

这些声音的主人,很多都是十几岁甚至更小的少年儿童,而这样的孩子,北京医院儿科门诊每天要接诊个左右,其中,有一半是因为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等情绪问题前来就医的。

医院医院儿科副主任陈旭告诉北青报记者,她在儿科工作的这十多年里见证了太多,“现在的儿科是精神科中的‘热门’,可十多年前的儿科,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一天有十几个病人来就诊就算多的了。”

据年,北京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郑毅教授带领团队发布的《中国首个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调报告》结果显示:6-16岁在校学生中,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其中抑郁障碍占3.0%。另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日前发布的《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约有21.48%的大学生可能存在抑郁风险,45.28%的大学生可能存在焦虑风险。青少年抑郁症已经成为了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snzccn.com/yyz/17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