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们是Alice心理工作室,一家专注于强迫症及相关神经症治疗的心理工作室,我是治疗师大J。从业以来,大J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大J,我要不要吃药”,“大J我该吃什么药”,“大J你是吃什么药好的”......最近在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上也有超级多的患者留言询问类似的问题(安利一波,搜索Alice讲强迫/大J讲强迫,看看我们的视频干货分享吧)。所以觉得有必要正式的写一篇公号来跟大家讨论一下!
关于吃药这个问题,大J很明确的回答,不需要!而且是强烈不推荐!除非你自己不想彻底的痊愈。
为什么不推荐吃药呢?
世界范围内没有针对强迫症的靶向用药
基于“森田疗法”、我们工作室的治疗理念、心理学中强迫症治疗领域的普遍共识,强迫症的真正意义上的痊愈,是解决“标”和“本”既“症状本身”和“受损的神经系统”的问题。
而药物解决的问题,只是“治标”维度中的一个分支,因为当我们来症状的时候,情绪会有很大的波动、要么过分的焦虑,要么过分的消沉,很抑郁,药物只是帮助我们在这些情绪出现的时候,给予缓解。虽然看起来好多时候会立竿见影的出现效果,但是并没有解决任何的实质问题。在治疗中我们总说,切忌做一些“治标不治本”的动作,了解了服药产生作用的原理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其连“治标”的作用都没起到。只是跟我们大家玩了一个“障眼法”
说到这儿,就想起了之前一位患者的提问“那为什么那么多抑郁症、双向、精分的人都吃药,我为什么不能吃”。当时大J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兄台,你的主要症状好像也不是上述的“问题”吧.....
副作用、抗药性明显
在我还是患者的时候,吃过两年的药。当时明显的出现了嗜睡、呕吐、抽搐、甚至是惊恐发作的症状,当时不是特别了解,资讯也不是很发达,一直以为是强迫症或者焦虑症的衍生症状。反而好多时候吃了药之后,不是那么的难受,还很欣喜的觉得自己找到了真正的破解之法。直到越来越深刻的学习了“森田疗法”,以及随着从业之后自己的不断学习、调研和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患者后发现,我吃药后的症状并不是个例,是服药患者们的普遍存在的。现在想想,都很后怕,当时正值青春期,发育身体的我,该不会留下什么隐患吧?
区别于我当时的资讯闭塞,现在好多人都知道,吃药不好,吃药有副作用,抗药性明显,吃着吃着就要加大剂量,否则就没效果。大家都知道,但是就是没有决心真正的去面对治疗,去面对停药之后带来的难受感觉。于是就尝试着,问我或者其他治疗师,“有没有副作用小的药推荐”,“如何缓慢的减药,减药后如何能不难受”。我能怎么回答呢,直接说“没有!吃上了就完?!”不可以这么说的。但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要接纳、要去正面面对的,停药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大做新鲜事情的频率,取悦自己,使自己的始终处在注意力有处安放的状态,来进行一定程度的缓解,更多的还是要给自己进行好的心理建设,面对治疗要有“豁出去”的勇气。我是在青春期阶段吃的药物,如果在婚龄、育龄,计划要宝宝,你还要吃药嘛?
我们的治疗不需要药物的辅助。
存在即合理,大J在这里要为自己解释一下,真的没有diss一些人的意思,只是把自己经历过的,被普遍认可的正确认知分享给大家。好多患者朋友,其实对吃药有非常大的执念,尤其是刚服药的人群,效果往往很好,一些副作用还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常常混迹于各大论坛、贴吧,熟练的掌握了各种治疗方法的“你们”,可曾在任何场所,任何媒介上,看到任何人说过,“我的强迫症是吃药吃好的”。额,反之不光是我们的痊愈患者,其他的痊愈者也都在大力推荐,以“森田疗法”为导向的疗愈方法。我自己以及工作室的其他治疗师,和我们疗愈的几百名患者,可以具体到个人,都可以很好的验证这一点。
其实逻辑也是比较简单的。我们常说,强迫症从其发病原因到具体症状表象来看,更多的像一种“病态习惯”,就好比“烟瘾”“酒瘾”一般。烟瘾来了,不舒服,赶快抽一支,有时候一支不够,再抽一支,抽完舒服了;还有的时候,本身对烟(尼古丁)没有诉求,只是依照之前的习惯,需要来一支了,就很自然的点上了。大多数的强迫症症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觉得煤气没关好,去关,反复的开、关、开、关,进行了50次,觉得可以了,OK,问题解决,洗漱睡觉。那么,如果我们在尝试戒烟、戒酒的时候,你会优先考虑靠吃药戒瘾么?
医院检查之后,都会推荐我吃药。(基于自身经历的个人看法,大家辩证的去看)
这个问题大J也被问到过很多次。其实也蛮容易理解的。
大家想想,当我们出现“问题”之后,首先想到去寻医问诊的场所是哪里?“医院精神科”对吧,强迫症只是心理疾病中非常小的一个分支,而且关于强迫症的治疗,除了小部分科班出身的曾经的患者,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患病体验,比较有疗愈心得之外,研究这个细分赛道的人,少之又少。试问全国范围内,又有多少人是心理学科班出身,恰巧又患了强迫症,恰巧又痊愈了,恰巧又愿意深耕强迫症领域的,概率略见一斑。(写得我热血沸腾的,感觉自己像大熊猫一样的稀少,哈哈,冷静、冷静,踏踏实实的帮助大家疗愈,不能飘。)
而大多数神经科医生,在做什么呢?需求决定供求关系,他们在研究患病群体更多、更大的其他心理疾病。除了个别专门针对强迫症的工作室之外,医院吧。
看到这儿,有人就会说,大J你在强词夺理,那么多各个疾病领域包括精神疾病领域的专家学者,都要得过了痊愈后才有说服力么?怎么说呢,强迫症这个症状很奇怪,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很难有同理心,很难用言语表明来症状时是多么的真实,多么的不受控制,做了强迫动作后是多么的羞耻。
罗里吧嗦的说了一大通,大J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他们”不懂呗,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没法支撑完成此类神经症的疗愈,不开点儿药吧,又觉得不是一次完整的治疗,开药了还能有直接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思路拉回来,在此大J的观点是针对于,强迫症吃药这件事,和一些患者朋友甚至是一些小龄患者家长对于吃药的执念。并不是说我们的方法是唯一可以疗愈大家的,我们自己本身也在学习,期望能不断的升级治疗方法,帮助大家。但是真的不希望再有患者中了“吃药”的雷,延缓治疗进度。
助理1
助理22
助理
治疗师大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