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11-:00-21:00
截至发稿统计人
何双智,医院康复科主管护师。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心理学硕士。主要承担肿瘤患者康复和姑息治疗中,疼痛、失眠、恶心、呕吐和心理问题的辅助治疗及随访。参与编纂《肿瘤专科护士培训教材》《肿瘤科护士一本通》《写给癌症患者的心灵处方》。
李光启黎虹宏王丹迪
主持人的话:
大家好,我是丹迪,欢迎大家来到第62期的康乃馨乳腺微课堂的现场。这一期又是康复和心理专题,我们邀请医院康复科的主管护师——何双智护师,与大家共同探讨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方式。
心理方面的专题基本每个月都有一期,我们希望通过讲课时举的一些例子,说的一些方法,跟大家探讨,让大家更加细致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官,发现被生理因素掩盖的问题。
在开始之前,我们也看到有姐妹在讨论区提出了一些的问题,何护师给予了回答。我们在后半段安排了互动时间,大家到时用文字把问题写出来,何护师会从中选择,予以回答。
各位患者、家属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又一次在这个平台与大家见面,我是来自医院康复科的护师何双智,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下焦虑和抑郁,并教您如何更浅显、更容易地与焦虑、抑郁共处。
1焦虑抑郁的临床实例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伴有不良情绪的患者,尤其是在康复科,因为我们科主要就是帮助肿瘤患者解决一些心理和躯体的症状。大家看上图的实例:王女士,40岁,乳腺癌术后择期化疗,自述最近特别容易生气、坐立不安、睡眠很差(比如说入睡困难,就是躺在床上很长时间睡不着觉;或者很早就醒了;再或者多梦、易醒)、心慌出汗、总觉得自己委屈、总是哭,等等。除此之外,王女士还有一些伴随的躯体症状,比如后背酸痛,这时她怀疑自己复发了,担心以后怎么办。这个过程中她可能会感受到一些躯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都会比其他人更强烈。这就是情绪对躯体症状的影响。
讲到这里,我想问问在平台上听课的病友或者家属朋友们,大家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有没有类似或者一样的心理躯体症状、感受。如果有的话,大家可以在讨论区里写1,我看一下。如果大家对这些症状或者情绪有认识,可以在讨论区里留言。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再等大家了。我看到有朋友在讨论区里留言,说明至少我们身边存在这种症状或现象,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忽视这种感觉,因为情况严重的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与家人的关系、治疗方案的执行等等,这对于我们的治疗过程会起到很大的负面作用。
我们再来看下一个临床案例:刘叔叔,60岁,结肠癌术后。他化疗后出现了一些情况,比如不想说话,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以前喜欢的东西现在不喜欢了,夜里总是早醒,睡眠很差,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
举了这个例子之后,我还是想问大家,自己或者病友朋友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感受?是否了解这是一个什么状态?并不是说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这些坐立不安、早醒、活着没意思等等情绪是正常现象,我们要对负面情绪加以重视,要认识到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更会影响我们的治疗还有生活意义。
上边这两个案例是我们临床上比较典型的焦虑和抑郁,下面大家就跟我熟悉一下什么是焦虑和抑郁。我会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认识焦虑和抑郁;焦虑和抑郁具体对疾病有哪些影响;如何与焦虑、抑郁这些负面情绪共处,这一点最重要。
2
认识焦虑、抑郁
通常情况下所说的焦虑和抑郁,其实是处于应激状态的正常情绪反应。大家可以看一下上图三角形最下边的焦虑、抑郁,它的特点就是持续时间比较短,通常不需要医学处理。比如说大家做检查之前有些焦虑或者抑郁,或者考试之前有小小的应激,但是应激之后会很快缓解,没有存在焦虑抑郁的体验——这些就是焦虑、抑郁情绪。
当我们感到与所处环境不相符的情绪体验的时候,伴有一些比如说睡眠困难,存在很显著抑郁心境,或者存在一些躯体、心理上的症状,并且通过临床心理CT确诊存在焦虑抑郁状态的——三角形中间那行——这个时候就是病理性的症状综合征,需要医学介入、处理。
而三角形最上面的焦虑抑郁障碍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焦虑症和抑郁症,属于精神疾病的诊断。这个症状会持续,痛苦也会持续,严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功能,并且需要治疗。
对于多数没有精神疾病病史的人来说,可能是处于最低级或者中间的水平,而且我们讲过,焦虑抑郁情绪持续的时间是很短的,多数也不需要医学的处理。接下来我们讲课中提到的就是中间这一部分症状综合征,即焦虑抑郁状态。那么出现哪些状态我们就应该警惕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发生呢?接下来跟大家介绍一下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表现。
3
焦虑状态的表现
我们先看一下焦虑状态的表现,它分为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两个方面。躯体症状包括:莫名的心悸、憋气、头疼、气短、腹泻、腹痛、出汗、麻木、失眠、坐立不安,等等。心理症状包括:紧张、绝望、情绪不稳、心烦,等等。
对乳腺癌的患者来说,治疗过程中使用内分泌治疗会提前步入更年期,可能存在一些让患者朋友的身体激素紊乱,从而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症状,比如说紧张、情绪不稳等,同时还会伴随着心悸、出汗等,这些都是可以用药物、简单的物理治疗方法、或者自己的放松训练来缓解的,大家如果存在这些症状,一定要说出来,不要自己忍着,否则可能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正常的”抑郁,就是我们有低落的情绪波动,在一天内或者以天为单位,持续时间不长,而且与日常事件密切相关,比如说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大的应激事件(离婚,亲朋好友过世,等等)。这种情绪不是很强烈,多为悲伤、易激惹、焦虑,但是没有无价值感、强烈的自罪感或对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普遍的消极看法。可能存在短暂的自杀想法,但是很愿意接受帮助。上面说的这些是正常的抑郁表现。在生活中如果出现一些较大的应激事件,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这是属于正常的抑郁。
抑郁状态有三个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乐趣丧失。情绪低落包括心情不好、郁闷、压抑;兴趣丧失是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了;乐趣丧失是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当我们存在抑郁的三个核心症状时,可能还会有一些伴随的症状,比如意志方面有动机不足、意志缺乏,认知方面出现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等等,还包括“三自”——自责、自罪、自杀和“三无”——无望、无助和无用。
在临床上,抑郁状态也会伴随一些躯体症状,我们称之为“生物症状群”,比如食欲下降、体重下降、性欲下降,睡眠障碍等。
有的病友可能会问,为什么我有的时候会存在一些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和状态,而其他人都没有,有这么大的个体差异吗?病因是什么呢?
焦虑状态或者焦虑情绪产生的病因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癌症本身,第一,它对我们是一个应激的事件,第二,有一些癌症种类对我们身体的激素分泌水平等会有一定影响,所以导致我们出现焦虑的状态或者情绪。其次是癌症的诊断、治疗的不良反应、家庭经济压力等应激事件都会让我们出现紧张焦虑的状态。此外,治疗(放、化疗等)以及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带来的副作用会让我们的躯体有些不舒适,一方面是个体的性格会对产生焦虑有影响,第二就是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会引起我们体内激素紊乱,也会引起不良情绪。
就抑郁而言,癌症是一个应激反应,同时会导致致炎细胞因子的激活,从而产生抑郁情绪或状态,一些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也会导致抑郁情绪和抑郁状态。
通过查阅文献,我发现患者在癌症的不同阶段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焦虑和抑郁的存在,而且几乎会伴随疾病的全程。在刚刚诊断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出现震惊、恐惧、不相信、绝望、抑郁、愤怒等情绪,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诊断,应对强烈的情绪反应,对治疗做出决策,通知身边的人,等等。
第二,在治疗过程中,治疗本身可能会影响我们体内的激素水平,我们会焦虑、抑郁、失去控制、失去躯体完整性、孤独、丧失亲密和性接触等等。此时的我们要接受疾病的治疗,应对治疗的副反应,与治疗团队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缓解期的患者也会有一些情绪,比如说要释放、感激,这个时候还会存在害怕复发和转移、对身体的意识有很大的增加。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处理的任务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重获精神和躯体自尊,回归生活、活在不确定中,建立新的人生观,回归工作。
在门诊我见过一个这样的乳腺癌病友,开始做物理治疗的时候她是坐不住的,整个房间都要走一圈儿,而且每坐五分钟就要去一趟厕所。她当时可能除了患病,在家庭中可能也存在着很大的应激事件。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她慢慢地建立了很大的信心,帮助自己成长。她看书、去公园里参加放松训练,等等。近期她回到我们门诊来改善睡眠的时候提到,因为最近在照顾母亲的时候出现了头疼的症状,所以回来治疗头疼。我们看到她的状态与之前完全不同,她甚至会让我们注意照顾自己,保持一个好的身体,总之变化很大。她为自己建立了一个新的人生观,很好地回归了自己的生活。
在复发的时候,患者还可能会有一些负面情绪,比如震惊、焦虑、抑郁、否认、丧失希望和信任,等等。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接受未来的不确定性,接受疾病的进展和死亡的可能性,让人生观适应新的环境。
4
焦虑、抑郁对疾病的影响
前面提到过,焦虑抑郁几乎是伴随着疾病全程的,如果不能有效缓解,会对治疗有哪些影响呢?我们来看一下。
一直以来,国内外对肿瘤患者的情绪(包括焦虑、抑郁)都有很多的相关研究。有研究显示:持续存在焦虑会导致患者医疗决策效率降低。比如医生出了两个治疗方案,需要我们从中选择一个,这个时候我们也许就无法选择。选择不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焦虑。
第二个影响是躯体症状被夸大。如果客观上能出现三分疼痛的话,当存在焦虑情绪,此时的疼痛可能超过三分。
第三,癌症治疗也会受到干扰。如果我们大量、频繁地恶心呕吐,再伴随腹泻等症状,可能会影响治疗。而且一些研究表明焦虑和抑郁是共同存在的。还有一些研究证明,抑郁会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躯体痛苦增加,治疗依从性变差,生活质量更差,加速死亡的意愿变强,自杀风险也会增高。
在临床上,有些患者朋友存在焦虑、抑郁、或者其他不良负面情绪,可能会觉得没所谓,觉得肿瘤治疗才是最主要的,即能不能把病治好,或者是控制它不要转移、复发等等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失眠、呕吐、哭泣等等情绪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那我给大家讲个小小的故事。上图显示的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临床试验研究成果,可能有的患者听医生讲过。这是年发表在医学类顶尖科学期刊《细胞》上的文章,主要研究情绪对癌症是否有影响。实验人员把一群植入肿瘤细胞的小鼠分为两组,一组称为“快乐组”,被放到有小车、滑梯、沙子、海滩、轮船、迷宫等等玩具的笼子内,小鼠可以尽情玩耍、交流;同时把另一组小鼠放在固定的小空间内,作为对照组来研究开心与否对肿瘤细胞有无真正的影响。经过几周的观察,快乐组的小鼠身上的肿瘤细胞竟然消失了!这个实验提醒我们不能忽视负面/不良情绪,因为这些情绪可能会对疾病的治疗有负面影响。
在门诊上,经常有患者朋友说知道自己的乳腺癌是怎么得的,“是被我爱人/孩子气的”,或者“是我自己在工作上比较要强”,等等。我们可能认为情绪会导致癌症,比如说容易生气、激动,胃酸分泌过多会导致消化性溃疡;脾气比较急、比较要强会出现心梗。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把“情绪导致疾病”这一说法逐一推翻。患癌的因素依然是未知的,遗传因素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其他的还是未知的,包括雾霾、饮食等等,都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会引起癌症。当然这里不包括黄曲霉素,它导致肝癌是有很多研究证实的。
所以,希望患者朋友不要在得病之后抱怨,觉得病是家人引起的,他们还反过来不照顾我们。既然遇到疾病,就积极地想办法解决,接下来我会介绍具体的放松方法。
5
如何与焦虑、抑郁共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肌肉放松训练——通过循序交替收紧或放松自己身体的肌肉,细心体验肌肉的松紧程度,最终达到缓解紧张焦虑状态的目的。它可以消除因紧张焦虑造成的精神压力、失眠、疼痛等等心理躯体症状,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我们现在试一下,下面我给大家说一段指导语,条件允许的朋友们可以跟着练习一下。
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找一个舒适的姿势,最好是睡前躺在床上,训练后可以进入完全放松的睡眠状态。闭眼,深呼吸,消除杂念,并想象一幅美丽的画面或放松的场景(例如上面这张图片)。这时候会使身心达到松弛的状态,依次放松每一块肌肉,首先收紧某一部分的肌肉,比如用力握拳、头后仰,体验紧张感,坚持十秒钟后迅速松开,体验放松的感觉,依次训练的顺序是:手、前臂、头、肩部、腹部、大腿、小腿、足。
肌肉放松需要一段时间循序渐进的练习才能收到效果,因此要坚持不断地练习,每日1-2次。大家可以用日记或者简单的表格来记录练习的情况和进展,同时还能起到督促的作用。有的朋友会说,这些我都能做到,但是就是坚持不下来。没关系,您只要今天坚持1分钟,就是做到了,明天再坚持2分钟,后天3分钟……慢慢形成放松的规律,也会让自己有益。
大家再来看一下社会支持,这对肿瘤患者而言是特别不能忽视的。就我个人感觉,社会支持(包括亲人、朋友、同事、尤其是病友之间的支持)是特别重要的,因为真正能体会到我们身上的痛苦的还是病友。病友之间的相互交流、经验分享等等对于康复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康乃馨乳腺癌微课堂(香七微课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支持。这些社会支持能让患者体会到,她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这样她就不会有孤独感,也能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
简单的运动。大家肯定都听说过,或者通过病友之间的交流也会有很多的感受和体会。很多研究显示,八段锦对癌症患者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因化疗、手术、食欲下降、药物导致癌因性疲乏的患者。大家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散步、瑜伽,等等,有助于身心放松,调节内分泌,缓解癌症带来的疲乏感。
上图这篇文章是发表医学界比较顶尖的一个期刊的研究,它显示瑜伽有助于改善接受放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疲乏。在身体、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做一些瑜伽,对提高生活质量是很有帮助的。
再有就是记日记。我们可以用日记或者一些简单的表格来记录疾病的情况/进展,这是痛苦和体验的一种表达,也能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我静不下来,也没有这个精力,也不愿意去写。我们允许这样的情况存在,但是大家可以尝试去记录,如果一次不行,就试试第二次、第三次……总会有一次成功。记日记在医学上是一种叙事医学疗法,把自己心里的感受、体验记下来,是一个很好的自愈、自治方式。
除了自己调节焦虑、抑郁的物理疗法之外,我们科室也会开展一些专业的物理治疗方法,比如冥想、生物反馈、音乐治疗、重复频率刺激,等等。
我们来看一下冥想,一些乳腺癌患者朋友对冥想并不陌生,甚至还体验过。冥想是让大家跟着一些指导语或者指导视频,想象一个简单的事物,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或者是一组调节自身能力的程序,训练自身对复杂情绪的综合调控能力和对精神集中的调控能力。这是改变我们意识的形式,通过使自己的内心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感知,达到一种感觉良好的状态。冥想对我们的作用也是有证据可循的,比如可以缓解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癌症患者的疲乏症状,缓解癌症疼痛,等等。
生物反馈听起来比较专业化,它有很多种方式。我们采取的是通过调节心率和呼吸的平衡来调节内分泌。我们看上图,右上方就是生物反馈的图示,里面左下角的小球是可以上下浮动的,通常情况下吸气5秒,呼气5秒,我建议乳腺癌患者朋友们如果身体状况允许,也可以自己进行呼吸训练。我们可以想象,上升吸气5秒,尽量扩大胸腔到吸不动为止。然后呼气,也同样需要5秒,这样的呼吸训练时间不要太长,两分钟就可以。每天锻炼3-5次,这样通过膈肌上下调节内分泌,也可以让我们进入一个放松的状态。在家训练的唯一缺点就是我们不知道大家做这个生物反馈呼吸训练是否符合标准,如果大家感兴趣并且方便的话,可以来我们科体验。
大家不要认为有心理疾病才会做心理治疗,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自己又处理不好的时候,是可以找心理治疗师来帮助自己渡过当前这个比较困难的阶段的。一些研究显示,对晚期癌症患者而言,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同样有效,甚至心理治疗优于药物治疗效果。
再有就是药物治疗。如果通过一些物理治疗手段无法改善情绪,那么使用药物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药物治疗的安全性高、剂量小,但是一定要在专业精神科医生指导下服药,并且根据病情调整药物。我们不要对服药有很大负担,比如刚才讨论区有朋友问,自己正在接受内分泌或者其他治疗,吃这些药会不会对身体有影响?别担心,我们这里的精神科医生都是非常有经验的,当患者朋友们向医生在介绍自己用药过程或者治疗方案的时候,如果有用药冲突或者药物禁忌,我们都会告诉您的。这个顾虑不是由您来考虑的,是由医生来把握,大家可以放心。
6
总结
好,那我看时间也到了,大家如果有问题可以提问,也可以看一下我们这次分享的主要内容。多数肿瘤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或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癌症本身、治疗、疼痛等副作用、某些药物的应用会导致焦虑、抑郁的发生。焦虑、抑郁长期存在,对疾病的治疗及恢复有影响。有效的支持、长期坚持简单的运动、记日记,有缓解焦虑、抑郁状态的作用。可以通过冥想、生物反馈、音乐治疗等专业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焦虑、抑郁状态。必要时,在精神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药物。
这是我们科室的简介,如果患者朋友有问题也可以给我们打电话咨询,我们是非常愿意帮助大家的。
最后跟大家推荐一下我们去年出的书《写给癌症患者的心灵处方》,这本书获得了“最具医学人文”的奖项。如果大家需要这本书的话,可以扫描图片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