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经颅磁刺激dTMS治疗强迫症获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另外患者常出于种种考虑在起病之初未及时就医,一些怕脏、反复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后才来就诊,起病与初次就诊间可能相隔十年之久,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虽然强迫症的病因至今未阐明,但依据现有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发病不仅与人的个性心理因素有关,同时也与脑内神经递质分泌失衡有着莫大的联系。因而不论是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对缓解患者病情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了心理治疗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TIs),对于难治性的强迫症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采用改良电休克及经颅磁刺激。神经外科手术被视为治疗强迫症的最后一个选择,因其存在痉挛发作、感觉丧失等不良反应,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年9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深部经颅磁刺激(dTMS)扩大适应证,用于强迫症(OCD)的治疗。对于传统疗法效果不佳的强迫症患者,TMS增加了新的治疗选择。本次获得扩大适应证的经颅磁刺激设备为Brainsway深部经颅磁刺激系统。

FDA对一项纳入名强迫症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行了审查。该研究中,受试者以1:1的比例接受dTMS刺激(n=49)、伪刺激(n=51)治疗,正在服用强迫症治疗药物的患者仍按原剂量继续服药。研究者基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了治疗前后患者强迫症状的改善情况,量表减分超过30%被视为缓解,超过20%为部分缓解。结果显示,dTMS治疗组38.1%的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缓解,54.7%部分缓解,而伪刺激组仅有11%缓解,26.6%部分缓解。

接受TMS刺激后患者强迫症状改善情况

目前关于dTMS在神经康复,精神心理以及成瘾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多。Levkovitz研究了65名未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进行4周高频率(20Hz)重复深部经颅磁刺激(r-dTMS)在前额皮质(PFC)上引起的抗抑郁和认知效应。结果发现,单侧左侧刺激相对于双侧刺激的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更高。刺激左侧前额叶皮层时,刺激强度%MT比%MT,患者抑郁症状缓解率更高。Chieffo等人为了比较兴奋性、抑制性、伪刺激dTMS刺激慢性失语症患者右侧额下回的治疗效果,选取了5例右利手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进行试验。5例患者均随机接受3次的r-dTMS治疗:兴奋性(10Hz)、抑制性(1Hz)和伪r-dTMS,随机序列,间隔至少1周,刺激前后分别进行图片命名任务。结果,兴奋10Hz的r-dTMS刺激与命名性能显著改善相关,且显著高于1Hz。该结果说明在右侧额下回进行兴奋性r-dTMS,可有效改善右利手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命名行为,同时也说明右半球在左半球中风导致的慢性失语症中存在积极作用。

中国医师协会电休克与神经刺激专委会成立于年,致力于打造综合多学科技术的电休克与神经刺激中心,将先进的电休克技术、迷走神经刺激、经颅磁刺激和未来的磁休克疗法等用于临床医疗,并与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电休克和神经刺激教研中心之一。

赞赏

长按







































中科刘云涛影响力
白癜风疗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snzccn.com/ysz/12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