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在您身边
精神疾病的治疗专业性很强,需要根据不同的病种、病期长短、既往治疗情况、个体差异性、目前的康复水平等多因素综合考虑用什么药、用多少剂量,其中重要的一条原则是:以少而精的药,达到最理想的疗效。医院随访门诊就诊取药。在此,主要介绍与治疗有关的某些观点、误区和注意事项。
不张扬,不忌医
受传统思想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与约束,人们对精神病的偏见很深,亲属中有人患了精神病怕丢面子、讳疾忌医就是一种倾向。这是不正确的。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一样,都是自然科学范畴的生理性疾病,一定要医院医院的精神科接受正规的系统治疗。当然具体做法可以谨慎一些,不必张扬。但千万不能因小失大,延误了治疗时机,这是有许多痛苦的教训的。
内科化,不神秘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目前精神病员的治疗和管理与一般内科相差无几,甚至比一般内科病员生活更规律、更有节奏和更富人性化,对精神病院的无端猜疑和童话般的谣传应该消除,并不那么陌生和令人恐惧。
不迷信,靠科学
不要轻信谣言,不要迷信,尤其是偏远农村和山区的群众。不要让巫婆、神汉之类骗取不义之财,还伤害了病员,延误了疾病的治疗。宣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科学才是健康之本、幸福之源。
精神病,不传染
有些家属认为自己亲人的精神病很轻(姑且不说是不是真的很轻),住在精神病院和许多重病号在一起会受其他精神病员的影响,“传染”上其他精神病,因此拒绝住院治疗。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精神科的医生护士对每个病员的情况是了解的,在治疗管理中都会考虑到各种因素。多少年来,多少病员,经治疗康复而出院了,没有听说哪位病员被“传染”上其他病友的精神病。
要配合,要坚持
做好任何一件事要靠信心、耐心和恒心。精神病的治疗一定要配合医生,按医嘱规定坚持治疗,做到系统治疗、正规治疗、足量治疗。若要更改用药和增减药量,应在熟悉该病员病情的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副反应,勤观察
病员家属可以协助医生护士观察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用药副反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齐头并进,综合治疗
精神病的治疗措施,早先被称为“三大法宝”,即药物治疗、电痉挛治疗和胰岛素低血糖治疗。同时,也要组织病员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进行治疗。要促进和推动病员参加力所能及的安全的体力劳动,适当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增加与亲朋好友交往的机会,所有这些方法对病员都有调节身心功能的良好作用,防止继发性衰退,使病员逐步向正常的社会生活过渡。
新概念,与病共处
精神疾病中许多病种经过良好治疗是能够痊愈的。可是,另外一些疾病或某些类型,可能长年累月处于缓解不全的状态,病程迁延、波动或反复。这时病人和家属要有与疾病长期共处的心理准备,通过综合治疗、心理疏导,使精神症状尽可能局限化,相对稳定和静止,使精神活动中较为正常的成分尽可能保持在较为理想的水平上。
遗传史者,宜当节育
流行病调查和临床观察都证明了某些种类的精神疾病与家族性遗传有密切关系。此类患者即便病愈后结婚也应自觉选择不育为宜。既可为自己终身减负,也能为减少群体中的精神病的发病率、优化人口素质作出贡献。
长期观察,区别对待
精神分裂症的远期表现与转归是多种多样的,预后的差距也很悬殊,如何用药很有讲究。一言概之:长期观察、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定期检查血象和肝功能
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定期检查血象和肝功能。复查几次正常后,检查间隔时间可以延长。
心理疾病,“心药”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形形色色的神经症,需要我们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耐心的心理治疗,核心是对病员进行“调、控、疏、泄”的指导。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心理治疗的具体运用是非常灵活的,不能墨守成规、千篇一律。同一个病员,每次就诊时谈话的重点不同,要有新的亮点、新的视角。
医院(HPH)是“医院健康教育和能促使病人或群体行为或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政策、法规的综合”
专家推荐董海蓉
科室:神经内科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简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神经病学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国家级健康管理师。历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第六届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心理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届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学术秘书,江苏省第一、第二届科普及健康促进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变性病学组、脑血管病学组委员、秘书。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学习期间主要从事脑血管管壁硬化的研究,发表SCI论著2篇,其中一篇发表在国际脑血管病权威杂志《stroke》上,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基金资助;因开展老年性痴呆早期诊治,获“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因开展帕金森病的研究获“江苏省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参编多部学术专著,共发表SCI论著及核心期刊论著十余篇。擅长脑血管病及老年期痴呆的个体化预防及优化治疗,对长期失眠、慢性疼痛的有效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门诊时间:
周二全天
心理门诊时间:
周四上午
专家推荐戚志强
科室:神经内科
职称:主任医师、副教授
简介: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苏州市认知与运动障碍专业组委员、苏州市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从事神经内科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年在医院进修,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擅长帕金森病及眩晕的诊疗。
门诊时间:
周三全天
专家推荐周红
科室:神经内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简介:年7月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年3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年5医院学习脑电图技术,年12月获南京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学位,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曾获苏州市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的荣誉称号。从事神经内科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等诊断治疗,擅长发作性疾病的诊治,开展视频脑电监测。
门诊时间:
周五全天
专家推荐何川
科室:神经内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简介:南京医科大学在读医学博士。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曾从事血管性认知障碍、老年性痴呆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并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擅长脑血管病、周围神经及肌肉疾病、脑变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神经电生理的临床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
周四全天
专家推荐戴骏
科室:神经内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简介:年7月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十余年,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擅长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康复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门诊时间:
周一全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