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信任是医疗诊治的基础,但是,医生给家人看病,也有其尴尬之处,除了儿子在不懂得畏惧生命的时候,我可以全权做主为儿子治疗伤风感冒,而其他层面的家人,不同亲密程度彼此会有着不同的微妙心态。
?周四这天,一大早又医院,因为我坐诊,没办法脱身,好在早上刚开诊,只要集中开单抽血,于是要我的医助小倩带着老爸老妈去做心电图及尿常规,并做好核磁的预约。
很快,老爸老妈就回到诊间,老爸的心电图有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可以不予理睬,而尿常规结果没有出来,于是,安排他们坐在后走廊的沙发休息一下,正好撞见周燕飞主任,主任非常关心地问起了老爸的情况,听了我的简单介绍后,说:老年人腰痛多半要考虑老年退行性病变、腰肌劳损之类,别搞得那么复杂,试试带你老爸去产后康复科去做一下理疗,效果很好。
正所谓——旁观者清,周主任话一落音,我便感觉眼前一亮,呵呵,自己给自家人治病,有时候很容易走进一个盲区,让主任一点拨,赫然开朗,网上查询了一下尿常规结果正常。于是与黄芳护士长联系了一下,要医助小倩立马将老爸老妈送到了16楼的产后康复中心。
这篇文章想表达的主题:
——心理认同决定了治疗方案的选择。心理心里
在诊间通常治疗方案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做医生久了,遇见不同心态的患者,处理起来医生也会有所不同,尤其是与自己有关系的亲人,决策就有可能被各种状况所干扰。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年春节前的那次大规模的流感,首先是接到儿子班主任的消息,要感冒发烧的儿子回家修养一段时间。去接他的那天得知,因为感冒症状太重,他自己已经做主在校医哪里打了吊针。说实在的,儿子长这么大,一直是我充当他的家庭医生,18岁了,小时候唯一一次吊针是因为腹泻,其他小问题都是我自己处理。
记得有一次儿子发高烧,有41度,孩子的爷爷急得直抱怨:“孩子发这么高的烧,医院,唉,这不是你亲生的崽!”其实,就因为是我自己的孩子,做医生的我心里有底,我才敢做主,那次儿子发烧,正好是国庆节,我在家里守了他三天三夜没合眼,因为只是病毒感冒引起的发烧,没有其他的症状体征,烧退了又起了,第四天彻底退烧,告愈。
今年的这次感冒,儿子没有在我身边,他自己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没扛住,自己打了吊针,花了元左右,当晚我接他回家,还是老方案口服莲花清瘟胶囊、咳速停糖浆,服完医生开的抗生素(不记得名字了),在家静养了几天,感觉好转,回校上课。
堂舅妈年前回老家了,我正好公休在家,大家都知道今年年初的这次流感,中招的人很多,我也没有幸免,我呢,就是小米粥、莲花清瘟胶囊、咳速停糖浆,静养了几天,搞定了流感,大概化了20-30元药费。
这期间,老妈来电话告诉我,老爸也患流感了,老妹回家陪老爸,因为年老病痛多,门诊的那点医保费用已经陆陆续续花完,满足不了老人的需求,而医院床位告紧,85岁的老人也只能在留观室打吊针,自己掏钱花了0元左右,还好也扛过来了。老妈也很坦然:人在江山在,钱还可以再挣......
呵呵,是哦,拿退休工资也算挣钱!
儿子感冒的时候,堂舅妈还没有被流感侵袭,回到老家过年,说起老家也是流感盛行,堂舅妈也感冒了,她在乡村医生哪里拿了些药,回到长沙,我正准备给她按照我的治疗方案调整一下药物治疗,老妈得知堂舅妈的情况,立马与堂舅妈电话进行远程指导,告诉她:老年人感冒与年轻人不同,拖不得。我的老爸是通过打吊针治好了感冒,所以老妈要堂舅妈不要掉以轻心,赶紧去打吊针。
得了,还是老妈的说服能力强过我的魅力,堂舅妈说想回家乡治疗感冒,好在交通方便,两个小时就到老家了。后来堂舅妈告诉我:医院住院治疗,顺便做了一套体检,大概花了元左右,好在她是五保老人,享受国家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自己没出一分钱。
现在,国家政策真好!
说到这,回到最初的主题:决定治疗方案的因素很多。年龄、体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在医生诊疗的过程,还有一个担当的问题。我是妇产科医生,基本常见病的诊疗思维是具备的,但是不能超范围执业,我自己和儿子的感冒我可以做主。老爸感冒没在我身边,还有堂舅妈的感冒,我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所以我只能尊重“患者”自己的选择,我无权“越界担当”。所以,患者的知情选择决定了治疗的过程,这次感冒的医疗成本费用依次为20、、0、元不等。
仔细读了上面的一段话,感觉自己当医生久了,心态远不如年轻时候的莽撞,敢于决策和担当的勇气明显减退,其实,这也不奇怪,我交流指导的对象,基于对我的信任程度,还有对生命的畏惧,决定了他们自己认为最为安全的选择,儿子因为对妈妈的无条件信赖,所以遵照了妈妈的治疗方案。
信任是基础,在选择治疗的时候,往往还存在一个潜在的心理认同问题,我们往往会选择与自己思路相同的治疗方案,正如,周主任建议我老爸去做做理疗,很对我的心思,就欣然前往了......
生殖健康科普知识链接:
丁虹大夫——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85岁的老爸自己“行医”治过敏(01)
“第二号"家庭医生斗胆查过敏源(02)
身兼医生、女儿两职的“囧”境(03)
专科医生求助万能的“度娘医生"(04)
“绝对卧床”与“适当运动”
“保胎时机”与“宫外孕”
输卵管炎症患者由“不孕”到“怀孕”赢的是心态
多囊卵巢综合症——一定要用激素治疗吗?
天然的自然是最好的——富含叶酸的食物
谈谈“性”与“避孕”
及时检查帮40岁的她圆了二胎梦
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定位卡
自然怀孕尽在不经意间......
经历了五年——卵巢早衰的卵巢复苏播种育苗了
小心肝——保胎别把肝脏弄“爆”了!
“卵巢早衰”真的没救了吗?——凋谢的玫瑰再次绽放
我17年追逐孕育生命的艰险与幸福
经历妊娠五次失败——英子的求子路
挂号咨询,结果查询、健康科普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