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自身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导致胰岛出问题的原因主要分两种,一是天生的缺陷(也就是1型糖尿病),其次是占据糖尿病人数绝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主要是与后天不良的饮食作息习惯或者一些疾病相关。因此,可以看出它是不具备传染性的。但有人会纳闷,为何会出现两口子相继患糖尿病呢?这又该如何解释呢?#百里挑一#
糖尿病会在夫妻间“传染”吗?
首先要肯定的是,糖尿病并不会传染,但糖尿病容易出现家族性,主要有两种原因所致:
其一,糖尿病确实有一定的遗传性,也就是说,如果父母都有糖尿病,那么他们的孩子将来得糖尿病的概率就会比父母没有糖尿病的高。这里要提醒糖友,在结婚前应将自己病情如实告知,使对方能在心理上接受,并给予支持。这样才能避免以后的麻烦,婚姻能更幸福。
其次,对于绝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人群的95%)患者,发病是因为个人长年累月不良的习惯所致。比如说爱吃甜食、暴饮暴食、作息不规律、熬夜、压力大等等。这些习惯虽然是个人行为,但如果以家庭为单位看的话,家庭成员之间,习惯也常趋于一致。毕竟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常吃一口锅里的饭,不管是饮食结构、还是作息规律也会相对一致。因此如果家中有成员患糖尿病,其他成员的风险概率也会很高。门诊也常有夫妻相继确诊糖尿病的案例出现,可谓是“一人中招,全家危险”。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1亿多的糖尿病患者,还有接近5亿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所谓的糖尿病前期,是高风险人群,是血糖已经超标但还没有确诊是糖尿病患者。5亿糖尿病前期,差不多每2个人里就有1个!家里已经有人确诊,自我评估下相互之间的生活习惯有多少类似,风险多高自己应该更清楚。
总之,糖尿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不良的生活习惯相关,家庭又往往有相似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因此有人罹患,其他成员风险就会相应提高。这就需要大家真的能提高认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吃、动平衡。这在家庭来说,需要调整饮食结构,注重营养的均衡,多一些新鲜的果蔬,少一些垃圾食品。多组织家庭体育运动,比如一起去爬山、慢跑、骑行、游泳等,成员之间相互监督,控制体重。同时一定要定期监测血糖,如有糖尿病患者,应监督其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很多患者依从性没那么好,感觉血糖降了就擅自停药,这种做法很是危险。
我是乔妹,再次呼吁,每一个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庭,都应提高认识,加强对糖尿病的预防和干预,多一点关心,多一些健康!若觉得文章有用,别忘了点赞并转发给身边的家人朋友们吧,感谢您的支持(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