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ldquo最美医生rdquo

仁心仁术、大医精诚

谁才是您心目中的“最美医生”

  昨天,一条投票链接刷爆了朋友圈,由桂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桂林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起的桂林市“最美医生”评选活动火爆进行中,我院新生儿科主任韦毅凭借其过硬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感人的人格魅力成为55名候选人之一。

  今年4月12日,由桂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携手桂林生活网共同推出的原创系列《医者》,推出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的“医生妈妈”》一文,为读者讲述了韦毅的感人故事。

  近日,桂林电视台也对韦毅的事迹做了专题报道,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的“医生妈妈”——韦毅。

危重新生儿的守护天使

  韦毅,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病区的主任。早上八点,还没下夜班的她,已经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而这不过是她从医二十多年来一个普通的日常。

  医院新生儿科一区(重症病区)科助理唐青莲:我们重症监护病区,危重患儿很多,经常遇到危重抢救,韦主任都是亲自整夜守着患儿,进行救治。她也曾经连续2天2夜不眠不休在科室抢救危重病人,把无数患儿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韦毅和科室里其他医务人员的精神时时刻刻都保持着高度集中。作为学科带头人,医院抢救危重病患,曾经连续几天在科室指导危重病患抢救,甚至连回家洗澡都顾不上。

  医院新生儿科二区护士长黄旺金:半夜到县、医院出诊,对韦主任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到年吧,她担任起了科室大部分的出诊和抢救任务,在这七、八年间,她出诊、抢救就有近人次,平均每三四天就要出诊、抢救一次。

  20多年来,韦毅平安地接回许许多多的危重症孩子,用她的一双手为他们铺平了一条条通往希望之路,打开了一扇扇生命之门。

  对韦毅来说,最忘不掉的是一个叫毅恩的孩子,他来自兴安普通家庭,早产了3个月,出生时只有2斤,患有严重的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就是务工的爸爸,面对高额的治疗费他们一筹莫展。韦毅了解到情况后,协助家属在网络上发起捐款,并亲自带头捐款,号召医生护士、朋友同学伸出援手;治疗方面她也尽量选择效果好成本低的方案,为患儿家属节省费用,给予这个家庭最大的支持和希望。最后,医院联合社会爱心人事帮助这个家庭筹到了3万元治疗费用,让孩子得以治疗好转。孩子的妈妈为了感谢韦毅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孩子改名叫“毅恩”。

  不幸的是,毅恩在四个多月时因为严重的并发症和各种原因还是离开了人世。每每想起这个孩子,韦毅都会心痛不已。她说:“我们经常要面对喜悦和痛苦,这是一个充满了挑战的工作,需要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只要我多努力一些,那些孩子就能多一分重生的希望。”

  年一个来自资源农民家庭的孩子,先天不足,出生只有2斤多,住院1个多月并发严重的肝功能损害、胆汁淤积,医院继续治疗。当时孩子只有3斤重,病情严重,按规定需要救护车接诊或转送,可孩子父母经济困难,无法承担数千元转运费用。为了帮助这个困难的家庭,韦毅决定带上设备,亲自护送孩子坐火车到长沙,在她细心专业的照顾下孩子平安转到长沙。到达长沙已经晚上21点,她陪同孩子父母办理住院、向医生介绍情况,等到孩子妥善安置好后23点才离开,第二天一早韦毅就赶回桂林继续工作。如今孩子已经3岁,健康活泼,每逢春节爸爸会把孩子的照片发给她看,感激她无私的帮助。

努力进取 勇于创新

  为了给患儿提供更先进的医疗服务,20多年来,韦毅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之余坚持自学英语,钻研业务。年考取了广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儿科专业学位,并在核心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在研广西区及桂林市科研课题两项。

  年,她通过英语考试,被选拔到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围产医学中学进修学习新生儿诊疗技术,学成归来后,韦毅在桂林市率先开展一氧化氮治疗严重肺动脉高压、经脐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输液等新技术,成功治疗许多危重病例。

  年,面对一位患有严重肺动脉高压已经濒临死亡,且医院的孩子,韦毅大胆地应用吸入一氧化氮技术,为抢救在死亡边缘徘徊的孩子,她在病房整整守了2天2夜,终于孩子的病情逐渐好转,一个月后健康出院。正是韦毅的大胆的尝试,她成功治愈了桂林市第一例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孩子。如今,这个孩子已经2岁多,家长还会经常将健康可爱的孩子的照片发给她。

做“有温度”的诊治

  过硬的技术,让韦毅不管在行业里还是在患儿家属中都备受好评;同时,韦毅的用心也深深感动着患儿家属。她总是处处替病儿着想,态度和蔼,言语温和,关心家长的心理状况、家庭情况,用效果最好、伤害最少的方法治疗孩子。在家长难以抉择治疗方案时,她会冒着自己承担责任的风险,给家长、给孩子最大的希望,经常获得家长提名表扬,多次被评为“服务之星”。

  患儿家属黄女士:韦主任为人和气,不仅医术好,对我们这些家长也很照顾,我们家庭条件不太好,她还想办法帮我们怎么花少钱、治好病。

  在现在,重症监护室等于完全隔离的理念已经落伍了,这里同样需要人文关怀。

  韦毅将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运用到了工作中去,开展“人性化探视时间”、“袋鼠式护理”和“家庭学校”,让爸爸妈妈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小宝宝,传递他们的体温,帮助孩子恢复。

  患儿家属韦女士:我们韦主任平时非常设身处地的为宝宝们和我们家属着想,想着怎样用效果最好、伤害最少的方法治疗宝宝;怎么样给我们家属最好的宽慰,她也很关心我们家属的心理状况,我们家属真的很感动。

不忘初心 爱岗敬业

  作为科主任,韦毅平易近人,经常协助做一线、二线医师的工作,遇到治疗难度大、病情疑难的情况,敢于担当,敢于出面解决难题。在她的带领下,科室的新生儿危重症急救水平进入了桂林市前列,年获评为桂林市医疗卫生系统“人才小高地”。韦毅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十佳医务人员、市卫计委优秀党员、桂林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

  20多年如一日的坚守在临床重症一线,韦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仁心大爱精神。

  医院新生儿科主任韦毅:我们经常要面对喜悦和痛苦,这是一个充满了挑战的工作,需要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只要我多努力一些,那些孩子就能多一分重生的希望。救治一名孩子,便是点燃一个家庭的希望。还有哪种职业能如此伟大?这就是我坚守这个岗位20年的原因。

看到这儿

您是否也为韦毅的事迹动容呢

那就快点击下面链接

进入投票通道

为您喜爱的医生

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桂林市年

“最美医生”投票通道

文/宣教科 图/韦明军、郑凌戈

编辑/邓惠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nzccn.com/lwp/15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