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届中国出版集团出版奖获奖名单揭晓,包括特别奖10种、出版奖28种(图书20种、报刊4种、融合出版4种)、单项奖62种(优秀编辑奖10种、优秀选题奖10种、优秀校对奖6种、优秀设计奖6种、优秀印制奖6种、优秀“走出去”奖8种、优秀报刊选题奖4种、优秀报刊装帧设计奖3种、优秀融合出版单项奖9种)。
今天,特别推出荣获“出版奖”的20种图书的介绍,供大家选择阅读。
1.《慢小孩》
迟慧著
《慢小孩》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这既是一个冒险园,也是一个游乐园。
人类世界的主人公慢慢,遇见了来自精灵世界且同样孤单的呱呱,他们都很苦恼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慢慢做什么事都比别人慢,遭到老师同学的嫌弃;呱呱的头上没有精灵“标志”,他不会发光,伤口愈合得慢,他无助又自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来到了画中世界,经历了一次奇妙之旅,最后又带着爱回到了现实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他们经历风雨、相互认同,实现了心灵的成长、自我价值的认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接纳。他们的心灵成长展示了自我接纳与被接纳的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借此向“慢小孩”表达了一个真诚的建议,准备融入社会生活时,不妨从爱自己、接受自己开始。
2.《中国共产党历史歌典——歌声中的百年风华》
中国音乐家协会、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共同编著
本书以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到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为主线,分为“开天辟地”“洪流滚滚”“星火燎原”等十个篇章,围绕一百三十五个党史关键词,遴选了反映百年历程中重大历史时刻、重要历史人物的一百六十六首经典歌曲、一百四十二幅珍贵历史照片和九十七首乐谱音响。通过歌曲赏析、党史解读与音乐聆听,再现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创造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百年。
3.《宿白集》
宿白著
宿白(-),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的开创者、奠基者和集大成者,不仅在石窟寺、佛教建筑、版本目录等方面专有所长,而且自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成立()之初便开始执教并掌管系内工作,桃李天下,奠定了后段考古的整体格局和方法,在专业领域内享有泰斗声望。他的代表作如《白沙宋墓》《中国石窟寺研究》《藏传佛教寺院考古》等所达到的学术高度和创立的学术范式,至今难以超越,是相关专业学者和学生的必读经典。
这本《宿白集》收录了宿白先生全部出版过的著作,以统一的开本和装帧对六种作品进行整合出版,从不同方面呈现宿白先生的学术贡献。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读本系列(7卷)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编
以中央文件为开篇引领,以权威作者为内容保障,以最新司法解释为解读基础,以经典案例为实践指导,让群众看得懂、学得懂的民法典学习读本。
本系列图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各分编为内容依托,对民法典各分编的条文进行最为简明又清晰的解释,使法条原意跃然纸上,即使是没有法学基础的普通百姓也能一读就懂,达到普法目的和宣传效果,让民法典在群众身边扎根开花结果。除“法条文本”“本条主旨”“条文释解”几个基本板块外,增设了“案例分析”板块,以案释法,指导性更强。
5.《烟火漫卷》
迟子建著
这是一部聚焦当下都市百姓生活的长篇小说,哈尔滨独特的城市景观与小说人物复杂隐微的命运交辉相映、柔肠百结而又气象万千。在迟子建从容洗练、细腻生动的笔触下,一座自然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冰雪城市,一群形形色色笃定坚实的普通都市人,于“烟火漫卷”中焕发着勃勃生机。
凌晨批发市场喧闹的交易,晨曦时分的鸟雀和鸣,城市街道开出的每一种鲜花,食物的香味,澡堂子里氤氲湿润的热气,旧货市场的老器物,老会堂音乐厅的演出,饭馆或礼堂的二人转,风味小吃,服装,交通,做礼拜的教徒……哈尔滨城的丰富生活包含其中,人世间最盛的烟火,可以说全在作品里了。
在《烟火漫卷》这部长篇小说里,哈尔滨整座城市成为小说完整的主体,小说人物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人物命运与城市历史互相交融,浑厚悠远。
6.《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刘庆柱主编;李毓芳、刘瑞副主编
《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共90册,包括《考古编》(全8册)、《释文编·上》(全36册)、《释文编·下》(全36册)、《文字编》(全10册)四个部分,是对汉代长安城未央宫第三号建筑遗址出土的枚骨签全面系统的整理与研究。
未央宫骨签于年至年发掘出土,其中有刻字的骨签5.7万多枚,总字数近百万,属于中央、皇室档案,为工官记载车马、衣服、器械、兵器的档案。时间上限在西汉初年,下限在西汉末年,以西汉中后期为多;有纪年的骨签,最早者为汉武帝太初元年,以始元、元凤时期数量最多。
主要内容是设在地方的中央工官向皇室和中央上缴各种产品的记录,第一种为物品代号、编号、数量、名称、规格等;第二种为年代、工官或官署名称及其相关各级官吏、工匠之名。对中国汉字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隶变”揭示演化之迹,尤其对汉代乃至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如制陶、冶铁、铸铜、纺织、漆器等)、工官制度以及兵器、兵备工业等领域的研究,更是填补了某些史料的空白,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
7.《钱钟书的学术人生》
王水照著
一代学术宗师钱锺书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被誉为“文化昆仑”。对他毕生所贡献的学术成果的研究,业已形成一门“钱学”。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的作者王水照是宋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流学者。他与钱锺书相知相交38年,虽无师生之名,却有师生之实,对钱锺书的学术、生活有深入的了解。该书涉及钱锺书的曲折生平、为人处世、学术研究,以及对钱锺书手稿集的解读与探讨等领域,既有从学界同仁对钱锺书学术上的解读探讨,亦有作为朋友、学生的温情缅怀,所引所述或为权威文献资料,或为亲历亲访所获一手资料,呈现一代学术宗师钱锺书真实的学问世界。
走进“钱学”,走进钱锺书的学术人生,领略钱锺书的学问精神,一窥那个中西交汇的学术氛围和现已淡漠的旧学传统,必然能感受钱锺书的著作带来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认同,认识到“钱学”为身处当今时代的我们带来的正面意义。
8.《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
《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编委会
《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是一套由天文学家、航天专家和科普作家联合编纂、适合6-15岁儿童阅读的原创科普启蒙百科,包括《浩瀚的宇宙》《太阳系掠影》《飞向太空》《中国航天》4个分册。
《中国航天》介绍了中国自主研发的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等知识,共设置40多个主题页,多个知识点、多幅图片,并设有AR增强现实APP。书中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成就,表现中国航天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带领孩子以中国视角认识宇宙与星空,能够助力中国航天梦的实现。
9.《整合肿瘤学》
樊代明主编
肿瘤是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医学专业的细化和医学专科的细划,医学研究和实践出现了聚焦局部、忽略整体的问题,使得肿瘤这一复杂疾病的研究和防治实践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为此,整合肿瘤学的理念应运而生,旨在解决肿瘤学发展的现实问题。
整合肿瘤学丛书是由中国抗癌协会专家成员领衔完成的迄今最大规模、最系统全面的肿瘤学大型原创专著,集合了国内肿瘤学领域千余位优秀医学专家的智慧和心血。
本书是整合医学理念首次在肿瘤学领域的一次综合、全面、创新的成果展现;是对当前肿瘤学研究与实践遇到的瓶颈问题采用整合医学理念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其充分体现了微观与宏观、生理与心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预防与治疗、科学与人文紧密结合的整合医学研究观、发展观。
10.《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封面为网格图案,因而被藏书者称为“网格本”。“网格本”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出版,直到本世纪初,仍有新书推出,整套丛书有本。
这是新中国第一套系统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大型丛书,是外国文学名著翻译的奠基性工程,其作品之多、质量之精、跨度之大,至今仍是中国外国文学出版史上之最,体现了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翻译界和出版界的最高水平。
历经半个多世纪,“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在中国读者中依然以系统性、权威性与普及性著称。
11.《丁声树文集》
丁声树著
丁声树(-),号梧梓,河南邓州人,我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辞书编纂家,以博古通今而著称,在训诂、音韵、语法、方言、词典编纂等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曾主持编写《现代汉语词典》,编录《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校改《新华字典》,与他人合著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汉语音韵讲义》等。
全书40万字,共39篇,分上下两卷,上卷包括训诂、音韵、语音三部分;下卷包括语法、方言、词典编纂三部分,是目前收录丁声树先生论著最全的文集。
12.《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经典著作译丛》
[法]路易·勃朗、[英]托马斯·莫尔等著,何钦等译
本丛书包括反映康德、黑格尔、费希特等人学说的德国古典哲学经典12种,展现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学说的空想社会主义经典20种,体现配第、魁奈、亚当·斯密、李嘉图等人学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经典13种,共计45种55册。
所选版本经典,如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小逻辑》是著名哲学家、翻译家贺麟先生的译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著名经济学家郭大力、王亚南于20世纪30年代译出,后经多年反复修订而成的经典译本,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则是著名翻译家戴镏龄的译本。因整套译丛具有系统性、权威性、便利性等特点,被学者们称为“理解马克思主义绕不开的一套书”。
13.《艺术影响中国——百年中国画名作十谈》
范胜利著
《艺术影响中国:百年中国油画名作十谈》选取一个多世纪以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油画作品,分十个篇章去回味当时的历史,观照其在历史中发挥的作用。选取的主要原则是因该作品和其创作者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中国百年社会变化巨大,油画紧跟时代的主题因而也发展变化巨大。在抗日战争年代产生了徐悲鸿的《放下你的鞭子》这样的作品,作品的主题是抗战,记录的是抗战事件,模特也是抗战义士。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面对巨大的社会变化,出现了历史巨作《开国大典》,也出现了表现土地革命的《血衣》。
14.《故宫六百年》
祝勇著
自年建成算起,故宫已经走过了六百年的风霜雨雪。作为一名故宫文化的研究者,祝勇采用以空间带时间的写作手法,以大气磅礴的构思和轻盈灵动的文字,建构了一座王朝政治意义上的紫禁城,也展示了一座集园林、字画、藏书和工艺品之精华于一体的文化意义上的紫禁城。从午门到神武门,推开沉重的宫门,跨过朝代的门槛,跟随作者的文字,读者仿佛走过了六个世纪,甚至更为久远的洪荒岁月。
《故宫六百年》中用了一百多幅图片,主要是李少白的摄影作品。祝勇表示,这些图片都是故宫的一些角落,非常精美。李少白几十年如一日拍摄故宫,他拍摄故宫的图片至少十万张,他的照片里不仅有美景,还有时间的纵深,因为故宫从2年开始不断进行修缮,有的当时还没有开放,比如慈宁宫,李少白拍了很多修缮之前的照片,还有一些是未开放时的照片,在今天看不仅仅是图片,也已经成为了历史资料。
15.《回响》
东西著
对于推理小说而言,作为侦探的读者最大的乐趣在于能够找到层层迷雾之下的真相。而对于情感小说而言,读者往往致力于在人物情感的碰撞中寻觅人物心灵的归属。当推理与情感相互缠绕形成“回响”,人物心灵深处的幽微往往会变得无法洞见。东西的新作《回响》首先便想要通过“推理+心理”试图写出人心的无法揣摩。
事实上,东西在《回响》中并没有深度挖掘小说人物诸般作为的原始动机,相反给予了读者无尽的猜测与遐想。这种手法使得我们更接近于人物,让我们得以进入他们心灵的隐秘之地。然而,当我们越走近人物的心底,实际上他们就变得愈发不可知。
因此,小说结尾作者最后借慕达夫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于人心真正的认知:“别以为你破了几个案件就能勘破人性,就能归类概括总结人类的所有感情……感情远比案件复杂,就像心灵远比天空宽广。”
16.《红军长征记——原始记录》
刘统著
红军长征作为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在中国家喻户晓。
但是红军长征的历史是怎样形成的,并非人所共知。当年开始长征的时候,谁都没想到会走两万五千里。
本书是有关长征的最原始记录,完整客观地保留了亲历者的回忆,每一篇回忆都体现了长征过程的艰辛,也记载了沿途的地理、气候、民俗、生活、交通等多种情况,许多内容都是鲜为人知的。
全书内容由回忆录、诗歌、歌曲、长征大事记及有关行程、关隘、民族的附表组成。作者增补部分之前版本未收文字,增加一些解释性注释,同时还补充相关图片资料。
17.《威廉·诺德豪斯著作集》
威廉·诺德豪斯著
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D.Nordhaus),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美国最有影响的50位经济学家”之一,全球研究气候变化经济学的顶级分析师之一。本科毕业于耶鲁大学,年在麻省理工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保罗·萨谬尔森和罗伯特·索洛,现任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
他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环境、价格、能源、技术变革、经济增长、利润和生产率的增长趋势等等,其代表作有《创新、增长与福利:增长过时了吗?》《能源的有效利用》《改革联邦政府管制》《均衡问题:全球变暖的政策选择》《绿色经济学》等。
他在《绿色经济学》中指出,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寻找到有前景的技术能够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
18.《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
许宏著
二里头,本是地处中原腹地洛阳平原一个普通村庄的名字。和中国千千万万个村落名一样,她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但就在她的身后,在绿油油的麦田下,隐藏着三千多年前华夏民族一段辉煌的历史,这段历史也被其后人遗忘了三千多年,直到六十多年前进入了考古工作者的视野,从此跻身于中华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的殿堂。我们也由此知道,在数千年华夏史前文化积淀的基础上,这里产生了最早的“中国”。
本书主要利用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辅之以出土与传世文献及相关学科的材料,以二里头遗址为切入点,系统地阐述了东亚历史上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即早期“中国”形成的过程。该书初版于9年,此为新版。
19.《黄宾虹文集全编》
黄宾虹著
《黄宾虹文集全编》共7册,分别为《书画编上》《书画编下》《鉴藏编》《金石编》《杂著编》《书信编》《译述编题跋编诗词编》。本书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共计余万字,对黄宾虹一生的书画理论、古物鉴藏、书信、题跋、诗词等进行了全面收录和整理,其中未曾公开发表过的内容占到了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以上。
编纂者数十年如一日,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采访调查和考据研究,一方面地毯式地检索晚清以来上海及各地大小报章杂志,并根据相关的数据库,充实了数量可观的内容,力求收全黄宾虹已出版的文字;另一方面借助世界艺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