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能丧,说明你心理还健康

作者|达芙妮责编|五花鹿、雨亦“这个时代很希望你是个机器人。但是如果你还太不懂得爱自己,把自己当机器用,把自己当工具用,过分压榨自己,只会引来心理和身体的反弹。”我发现这两年,大家对“丧”这个状态,越来越能接受,也越来越通透了。在最新一期的腾讯新闻栏目《巅峰》中,“丧”的代表人——李雪琴说到:适当的丧,能更有效地防止年轻人情绪崩溃。丧是给自己的缓冲,丧一下更能让自己放松。从心理咨询临床实践的角度来说,这些观点我也甚为赞同,也对这种“丧得坦然”表示认可。正如李雪琴在栏目中所说:「这个时代我们的工作量是我们妈妈那个时代的人不可想象的,面对的信息可能也是上几辈的人无法想象的。」各种加班制度、结婚买房养娃压力、容貌焦虑落后焦虑等等,都让现代人的神经更加紧绷。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如何处理这些工作和信息、如何适应这种信息化工业化的环境,就可能需要独特的适应方式。如果还死死遵守以前的标准,我们很容易被卷入到高速运转的信息世界里,迅速耗竭;并因为自身的能力难以应对外界的要求和速度,而感到焦虑不安。此时,允许自己丧,更像是一种隔离,一种边界。可以把外面的世界和要求暂且扔到一边,看起来不上进、像废物,但却是一种难得的休息。就像前段时间,被网友戏称的“网抑云”,每一首显示+评论的音乐下面,是无数人的情绪出口。在现代人身上,普遍出现的丧,可能是一种出自本能的调节和适应。甚至可能只是在一个不怎么“正常”社会里,我们发展出来的一种健康的自我保护。丧不仅在中国的年轻人中出现。它在发达国家早就出现过,甚至可以说,它的出现跟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允许它的存在,能让我们更好地生活。(1)允许自己丧,是“工具人”们的喘息借助于高科技,我们的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更新换代非常快,完全颠覆了前人的生活方式。但遗憾的是,科技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和生产效率提高,似乎并没有解放人类,反倒让人活得更加疲惫和沉重。科技的发展不仅产生了更多的工作,而且要求你以更高的效率完成工作。在一线城市,加班几乎是常态,很多互联网公司,不仅提倡,还用各种算法,来督促你的效率提升。同时,通讯的发达,让工作变得灵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snzccn.com/jsfl/151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