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心理问题精神疾病

|GUIDE|

1.心理困扰VS心理疾病

2.被严重忽略的心理问题

3.如何应对心理疾病

有心理困扰的人,就一定是有心理疾病吗?

如果这个问题能引起您的思考,那么请耐心看完这篇文章,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

先说答案:NO。

或许有不在少数的人误以为心理困扰和心理疾病是同样的东西,而这恰恰说明在大环境中,我们对心理健康的科普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走的不仅是提升国民生活满意度的必经之路,也是让大众更在高压生活中的幸福之路。

1.心理困扰VS心理疾病

先来看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一种幸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富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对其社区作出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情绪没有被直接被定义为一个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人皆有七情六欲,而世间种种无常、生老病死,所以我们的情绪起伏是非常顺应自然规律的一件事。

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压力感到难过,遇见悲伤的事而哭泣,都是非常正常的。

美国心理协会(APA)也有提及,低落的情绪在遇见偶发事件(如亲人离世,失去工作),仅仅是正常的心理困扰。

而当消极情绪持续性地带给人痛苦、影响人的正常社会和功能(上班、上学)时间,就有可能被心理疾病困扰。

2.被严重忽略的心理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有三成多的人群表示有存在心理困扰,并在最近两个月内因此而出现失眠等情况。

但让人担忧的是,超过半数的职工所在单位没有心理健康辅导服务,而清楚表示知道身边的心理服务机构的职工比重更是仅有15.5%。而“不了解”或“有点了解”心理咨询服务的职工比重达66.2%,表示“担心别人知道自己寻求心理援助服务”的职工比重亦高达53.6%。据调查显示,两月内因为心理而失眠的人将近32.6%,只有8.9%的人会考虑寻找专业心理机构协助。

对此,许多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认为,一系列数据表明职工对于心理咨询的理解依然停留在“病态”阶段,认为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疾病。这样下去很容易形成讳疾忌医的逃避心理,使轻微的心理问题进一步放大。事实上在面对婚姻情感、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等问题上出现较大困惑的时候,或在工作生活中感到持续的抑郁、焦虑等情绪不平衡的时候,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士疏导情绪解决烦恼对家庭关系和日后生活非常重要。

3.如何应对心理疾病

相信大家已经对“心理困扰”和“心理疾病”两个不同的名词有了基本的区分。那么如果身边的朋友或者我们自己正在为心理疾病所担心,该如何处之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我们无需为心理疾病感到羞愧。它就和别的疾病,例如心脏病、糖尿病一样,生病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坦坦荡荡地正视它就是我们从之得到疗愈的第一步。

其次,我们无需为心理疾病感到压力。我们应该先调整心态,尽管大众对此的认知还有限,但它实际上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只要我们有决心与之抗衡,就一定能战胜它。

最后,寻求专业帮助。在被心理疾病困扰时,我们应该寻求正规且专业的帮助。医院的精神科或者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切忌不可讳疾忌医,只会让自己在心理上更加难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nzccn.com/jlz/182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