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比如痔疮其实就是一种静脉曲张,临床可见的还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及腹壁静脉曲张等等。静脉曲张最常发生的部位在下肢。值得强调的是,静脉曲张本身可能是其他病变的继发表现,如腔静脉闭塞等,应积极处理原发病
病因概述
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很多,最多见的为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其主要病因为股隐静脉瓣膜的功能不全。另外一种重要病因见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因其往往合并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多表现出浅表静脉的迂曲扩张。另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因为深静脉回流不畅,发生浅静脉代偿性的迂曲扩张;下肢动静脉瘘、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也可有下肢浅静脉曲张表现;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如布加综合征,也可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根据原因分为原发性静脉曲张及继发性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分级,可以按照CEAP分级,分为0-6级
C0:无明确的视触体征,但有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以不安定腿(restlessleg)为特征,有可能是已再通的隐匿型腘静脉或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后的临床表现。
C1:有3种不同表现
(1)毛细血管扩张(telangiectasis),持久性扩张的真皮内小静脉。红色,内径1mm,呈线状或丝状,因而又称为spiderveins,hyphenwebs,和threadveins。
(2)网状静脉(reticulaveins),持久性扩张的真皮内小静脉。蓝色,内径1mm但3mm,通常呈扭曲状不同于正常皮内小静脉,因而又称为blueveins,intradermalvarices和venulectasia。
(3)冠状静脉扩张(coronaphelebectasia)是指足内外侧近内外踝的真皮内毛细血管扩张。呈扇形排列,往往是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进展的临床表现,且与溃疡好发部位一致。也可称为malleolarflare和ankleflare。
C2即静脉曲张(varicoseveins),是皮下浅静脉持久性扩张。在直立位时内径3mm并呈扭曲状,可累及膝下或膝上隐静脉系统,或非隐静脉系统。又称为varices或varicositis。
C3表现为水肿(edema)由静脉疾病引起的水肿,通常发生于踝周,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下肢水肿相区别。
C4为皮肤改变,有4种临床表现
(1)色素沉着(pigmentation),早期的皮肤改变为浅黑色色素沉着,常发生于踝周,可向小腿或足部扩展。
(2)湿疹(eczema)表现为红斑水泡渗出或鳞屑状红斑,常发生在邻近曲张静脉的皮肤,或整个下肢甚至全身,又称淤血性皮炎(stasisdermatitis)。
(3)脂质硬皮症(lipodermatosclerosis),表现为患肢皮肤局限性硬化,可伴有瘢痕挛缩,涉及皮肤皮下组织,甚至筋膜,是严重的皮肤改变。伴有急性皮下组织炎(hypodermitis)时局部皮肤发红,触痛,与丹毒或蜂窝织炎不同,不伴有发热及淋巴管炎征象。
(4)白色萎缩(atrophieblanche,whiteatrophy),定义为圆形苍白色,周围由扩大的毛细血管或深褐色色素沉着环绕的皮肤损害,溃疡愈合后的瘢痕不属于此。
C5和C6以静脉性溃疡已愈合(C5)或活动期(C6)为区别,好发部位在踝周及小腿下1/3,尤以内踝和足靴区内侧最多见。同时伴有C4所列的皮肤改变
静脉曲张表现形式
1.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
2.腿部有酸胀感,皮肤有色素沉着、脱屑、瘙痒,足踝水肿;
3.肢体有异样的感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
4.表皮温度升高,有疼痛和压痛感;
5.局部坏疽和溃疡。
若为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一般临床症状较轻,进展较慢,多表现为单纯曲张,少数情况可有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溃疡等情况;若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甚至深静脉回流受阻情况,则病情相对较重,小腿站立时有沉重感,易疲劳,甚至下肢的肿胀及胀破性疼痛,后期则发生皮肤营养性变化,脱屑、萎缩、色素沉着、湿疹溃疡的形成。
静脉曲张早期症状是什么?
静脉曲张多发生于下肢,腿部皮肤冒出红色或蓝色、像是蜘蛛网、蚯蚓的扭曲血管,或者像树瘤般的硬块结节,静脉发生异常的扩大肿胀和曲张。由于静脉曲张的病程长短不一,往往容易被患者忽视,那么静脉曲张早期症状是什么?
该病一般30岁之后出现早期症状,对于一些患者,即使出现早期症状之后十几年的时间,仍可能感觉不到明显的痛楚或不适。专家提醒患者,静脉曲张要及早治疗。及早治疗的前提是要明确自己的症状。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静脉曲张常见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静脉曲张早期症状表现:
一、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
二、有腹水、肝脾肿大、呕血、黑便双下肢广泛水肿患肢疼痛,运动时加剧,有时静止时疼痛,夜间疼痛剧烈。
三、表皮温度升高,有疼痛和压痛感。
四、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或停止。
五、肢体有异样的感觉,肢体发冷,肢体潮热,患肢变细,变粗皮肤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
六、腿部有酸胀感,晚上重,早上轻皮肤有色素沉着,颜色发暗皮肤有脱屑、瘙痒、足踝有水肿。
七、坏疽和溃疡产生。
专家提醒患者不要忽视静脉曲张会造成很严重后果。虽然静脉曲张会带来严重后果,但在早期此病只表现为走路或体力劳动时症状并不明显,休息休息就可以缓解,造成人们对这一疾病重视程度不够,很多病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
特别是在冬天,穿的衣服厚,把突出的曲张血管给遮盖住了,一些病人也就不着急治了,殊不知正是这样忍一忍,不重视使病情逐渐加重。其实由于对静脉曲张早期症状不够重视,继而出现下肢皮肤瘙痒,久而久之出现湿疹、溃烂,到就诊时下肢已出现严重肿胀,连走路都困难,大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静脉曲张治疗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除了穿弹力袜治疗,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术,激光,射频,旋切,硬化剂折射,也有部分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地奥司明片等,在较多的国外指南中对于下肢慢性静脉性疾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基础,弹力袜的压力治疗是巩固,手术治疗的方式较多,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决定,目前射频治疗也成为一种新的微创方式,将在中国推广。硬化剂治疗并非每一位患者均适用,虽然有其明显优点,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静脉曲张疾病预防
肥胖的人应该减肥,肥胖虽不是直接原因,但过重的力量压在腿上可能会造成腿部静脉回流不畅,使静脉扩张加重。
2.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长期站立工作的人,最好穿弹力袜套,使浅静脉处于被压迫状态。
3.妇女经期和孕期等特殊时期要给腿部特殊的关照,多休息,要经常按摩腿部,帮助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曲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