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中医院朱立国、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医院江涛、医院黄晓军四位新晋院士都曾获得“国之名医”称号。
朱立国:第六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
?朱立国教授(右)出诊。图据健康时报
朱立国,中华中医药学会特聘副会长兼骨伤科分会主委,中医院原院长、脊柱二科主任医师,全国中医运动医学中心主任。朱立国教授创立颈椎旋提手法新技术,研制智能化手法培训考核机器人;牵头制订骨伤科行业指南6项,相关成果在全国家医疗机构推广;创建中医正骨手法规范安全有效的现代化研究新体系及人机互动传承新模式。曾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传承人奖、中国药学发展奖临床医药研究奖突出成就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今年,朱立国教授获第六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
马骏:第四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
?马骏教授(右二)为患者检查。图据中山大学
马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专委会首任主委。马骏在鼻咽癌的疑难病症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展的系列研究改写了11项国际诊疗指南,牵头制定了首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诊疗指南》,带领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作为唯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篇,包括医学顶尖期刊《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和《Lancet》(为鼻咽癌研究领域ESI1%热点论文),8篇入选ESI1%高被引论文;曾获第四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
江涛:第三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
?江涛教授在手术中。医院供图江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副主任。江涛教授是我国神经外科领域学科带头人,在脑肿瘤综合治疗领域深耕三十余年,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脑胶质瘤多维组学数据库,引领了全球基于分子病理的胶质瘤个体化诊疗。他率先在国内开展胶质瘤分子病理研究,主持制定《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先于WHO将分子分型引入胶质瘤分类。他以通讯作者在Cell、PNA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篇,封面论文10篇;他引次,H指数66。前1%高被引论文23篇,46篇纳入国内外指南,20篇被国际政策文件引用等。,江涛教授获得第三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
黄晓军:第二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
?黄晓军教授给患者问诊。医院供图黄晓军,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医院血液科主任。早在上世纪60年代,北大血研所就率先完成中国也是亚洲第一例、全世界第四例骨髓移植手术。他带领团队创建全球首个非体外去T细胞单倍型相合(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北京方案”,基本解决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来源匮乏的世界医学难题,引领全球进入“人人都有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历史新时代。截至年,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已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大于10分的SCI论著96篇,单篇论著最高IF51.1,总被引次。年,黄晓军教授曾获第二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
国之名医盛典是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的年度性医生学术活动。活动以“权威、客观、公正”为原则,以“推举医者榜样,引领尊医舆论,促进人民健康”为主题,通过活动载体,形成促进我国名医成长的政策、机制、舆论、学术、社会环境,激发医生做名医的内生动力与职业尊崇感,为健康中国建设助力。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