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心理疾病 >> 抑郁症 >> 许公岩用药经验秘传

许公岩用药经验秘传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需多少钱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医院的专家。我读他的医案很有启发。许老用药味少量大。用药精确。

许老关于干姜的研究与应用。

干姜味大辛,大热,属温中散寒的有效之药。凡见脘腹冷痛,胃寒吐泻。食少不适。甚至肢冷。或肺气虚寒,咳痰清稀。或气虚中寒,呕吐鲜血以及风寒湿痹凡阳气不足只有脾运衰败者必从大力扶脾为治。仲景对干姜有丰富的使用经验在《伤寒论》《金匱要略》中干姜72首

温脾

病例

病人久患溏泻,日3-4行纳食减少。脘闷腹鸣舌淡。脉沉细弱

干姜60生黄芪15升麻10

补肺

久咳气短。痰清稀或白粘,口淡不渴,食少欲吐。食则脘闷,便秘或溏,小便清长,舌淡胀,苔湿腻或薄白欲光或中根厚腻。脉沉滑细或怠缓

,凡系脾虚及肺,治疗以温中

病例

张某男55岁

病人久患慢支,肺气肿嗜水饮多。素痰盛,喉间响如曳锯,纳少,大便频坠,身形消瘦,有结核病史,舌暗瘦湿。质少红,脉细滑弦略数。

方:干姜30生甘草60白芥子24克

服7剂诸症减轻,连续服用半年,逐渐痊愈

强心

许老认为心力源于脾,心气减弱或不足导致得胸闷。心悸。只要舌淡红脉细微或见动

病例

刘某女60岁

患者年突发运厥,气短神疲,周身浮肿尤以脘腹痞硬,不得做卧为苦

,不思纳,强食则呕出。舌淡暗。苔湿薄腻,脉细滑沉伏不起

方:乌附片15干姜30生甘草30生薏苡12

服上方月余症状好转前方加麻黄3进服3剂浮肿全消

本人认为现在治疗心脏病多用活血药物,虽有效,但药味多药量大。否则疗效甚微。许老的方小量大,敢守方。也给我们在心血管治疗上有新的思考,心在胸中。宗气之所聚,宗气又是脾肺之气化生。

王某女34初诊-19

患肺结核病10年,咳痰稀白,纳少消瘦,便溏,不渴。时腹胀。闭经半年,面色苍黄,舌淡瘦欲光。脉细缓弦两寸动数

柴胡6抄枳实6生白芍12生甘草30五味子15干姜30

7剂咳嗽轻纳增

王某-2-23男

反复腹泻1个月加重三天

反复腹泻成糊状,偶有颗粒状每日3-4次。余正常。舌淡红。苔黄腻。脉弦弱

本人应用健脾舒肝清热燥湿。白术陈皮黄连山药茯苓苡仁

未见疗效后加用收涩药也无用,后来想起许老

方:干姜21白术12芍药12甘草20黄芪12升麻9黄连6

山药30石膏30

后一剂而愈

颜面神经麻痹的治疗

颜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为口眼?斜,同侧面神经麻痹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睑裂增大,鼻唇沟变浅,面部被牵向健侧等颜面变形症状。该病证多局限于面部,而不合并半身不遂。因此诊断时绝对不能与脑血管疾患混淆。颜面神经麻痹俗称“吊线风”,以脉络阻滞而为病。其成因虽多由外风袭络,然致病根由则必由内虚,而有素体气虚与气阴两虚之不同;另外,久嗜茶酒、生冷肥腻而湿邪内蕴,亦易招致外邪而为病。所以治则应以调整机体、消除内因为重点,而将疏散风邪、通经活络置于次要地位。兹将本病的辩证论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虚证

1、气虚风袭

主证:突然口眼?斜或先感患侧疼痛,口不渴,尿清,便或溏,纳差或如常。舌质淡,苔薄腻,脉象细缓。治宜益气疏风。

方例:生黄芪30克防风15克全蜈蚣一条水煎服

病例一:郑××,女,35岁,医师。

年3月27日初诊:昨晨起觉左半面麻痹,照镜后见口眼?斜。口不渴,舌淡,脉细。乃阳气不足,外为风袭。治宜益气温经,疏风散邪法。

处方:生黄芪30克防风15克白附片9克细辛3克水煎服

71年3月30日复诊,药服三剂,口眼即复正。

2、气阴两虚,脉络失养:

主证:突然口眼?斜,或发前患侧疼痛,素嗜茶水,今反不欲多饮,口干舌燥,便不秘,尿时浊,夜尿多,纳少神疲,寐不和。治宜益气养阴,和血通络:

方例:错落18克当归6克槐米15克防己12克苁蓉30克钩藤15克水煎服

病例二:韓××,女,72岁。

8O年10月10日初诊:同年9月21日左耳根痛,午睡起发现口眼?斜,目不能闭,口流涎,素嗜饮茶今不渴,夜尿多,大便干,胃纳少,头巅不舒,血压/毫米汞柱。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少紧。证属高年气阴两虚,脉络失养。治宜益气柔络。

处方:生黄芪18克当归6克槐米15克瞿麦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80年10月20日复诊:药后自觉病势大减,食纳二便俱好转,血压/毫米汞柱。暗红,苔白厚腻,脉紧除,呈弦滑动数。上方有效,仍继服之。

80年12月15日三诊:两月来,每日服药从未间断,口眼已复正。舌转暗淡,苔薄白少津,脉细弦滑动。为心肾气阴犹未充实之象,再以参茸卫生丸每晚半丸,常服以作善后。

二、实证

1、寒湿困脾,脉络受风:

主证:口眼?斜,患侧恶风,素嗜凉饮今不渴,腹胀楚,胃纳呆,便或溏,身疼痛,疲乏无力。舌淡体胖,苔白厚腻,脉沉缓怠无力。法运脾化湿。

方例:苍术15克麻黄3克莱菔子15克甘草18克

病例三:张××,女,56岁。

81年4月27日初诊:右侧面瘫面肿两周,便可纳差,舌淡苔腻,右脉缓弦少大,左沉弦缓关有力。证属脾胃寒湿,治宜运脾化湿。

处方:生黄芪18克,苍术12克,车前草30克,诃子肉6克,肉苁蓉30克

81年5月4日复诊:上方服七剂,食纳明显增多,头痛恶风,口发紧,腰冷痛,舌苔白薄,脉缓弦,左滑动。乃阳气内虚,为寒湿所伤,为处:

苍术18克,制川乌6克,黑豆30克,生芪30克,全蝎6克,钩藤30克

81年5月18日三诊:上方连服十四剂,腰冷痛消失,面目复原。嘱停药静养。

2、内蕴湿热,外受风袭:

主证:口眼?斜,面肿潮红或感麻木,素嗜多饮,便秘溲赤。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络。

方例:蒲公英30克,元参30克,钩藤18克,甘草15克,木通9克水煎服

病例四:陈××,男,41岁。

74年4月30日初诊:口眼?斜已月余。曾经中西药物针灸理疗多方治疗,迄无好转。素嗜冷饮,今仍渴饮不休,尿常赤热,面色潮红,外受风邪。治宜清利疏痹为法。

处方:公英45克,元参30克,钩藤45克,甘草30克。

74年5月3日复诊:上方服三剂,自觉颜面松活,仍多饮,除面、舌红已退外,舌胀苔腻、脉弦细滑等如前。是湿积犹在,气机仍阻之故。治宜前方化裁。

处方:公英30克,元参30克,木通9克,钩藤45克,甘草15克。

74年5月21日三诊:药服十八剂,渴止尿畅,面目复正。嘱其淡食节饮,停药调养。

小结:颜面神经麻痹,从其病机来看,不外虚实两途。实证多由积湿阴络,无论是湿热还是湿浊,必是阻碍局部血脉流畅,颜面才能受邪,故祛湿化浊是为基本大法,以湿除络和,则外风无附,有时不疏亦可自去。而虚证之须疏风者,更多是在大力扶正之同时而兼予行之,方可奏效。故在治疗颜面神经麻痹时,单独使用疏风之法,是难以获效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nzccn.com/yyz/16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