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19日是首届中国医师节,医院以庆祝节日为契机,围绕“健康长沙”建设大局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大力宣扬“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者风采,树立典型正能量,激励我院医务工作者牢记使命、精研医术、保持医者初心和仁心,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方针,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口腔健康服务。医院开展了首届中国医师节“优秀医师”评选表彰活动,经个人申请,科室推荐,社会评议,党委会综合评定,并报长沙市卫计委、天心区卫计局批准,评选出“长沙市德艺双馨优秀医师”1人、“长沙市优秀医师”3人、“天心区最美医师”1人、“医院优秀医师”14名(名单附后)。现撷取优秀医师典范事迹进行专题报道,以此立一面明镜、竖一把标尺,激励青年医务工作者向优秀典范看齐。
做到“患者满意”是一种技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态度、一种观念,同时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只有真心实意地去帮助患者,用心去倾听、用心去体验,才能取得真正“患者满意”的效果。
他是如何成为百姓心中的“覃满意”,一个小细节也许足以说明一切。患者:“医生,我就要开始做治疗了吗?治疗会很痛吗?不会有什么意外吧?”医生:“看来,治疗的事让您感到不安。我很理解您此刻的心情。不过,请放心,我操作会很轻,会给您最好治疗的。”在这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中,医生运用语言艺术化解了患者的担心,并让患者增添了一份信心。
覃建,主治医师,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博士毕业,留院工作5年。年经人才引进入医院工作,他擅长牙体牙髓科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现主攻显微超声根管治疗、根尖手术,主要研究牙体牙髓病学,发表SCI及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覃建医生从事医疗工作以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临床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医者仁心”的原则,始终把患者需求放在第一位,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
壹
一切为病人着想的行医准则
覃建医生为人谦和低调、态度温和、耐心细致,总给人一种亲切感。他善于和病人沟通,善于合理的安排工作,把医治好病人当作一种责任和快乐。在多年的医疗工作过程中,无论是老弱病残,生人好友,他都一视同仁,热情接待,合理安排,优质服务,规范治疗,用一份医者的仁爱之心坚守着一切为病人着想的行医准则,覃建医生说:“医生就该让病人花最少的钱、最少的时间而达到该有的治疗效果。”
有时候,医生为病人着想,就意味着“为难”自己。这种为难,有时是挑战更高难度的手术,有时是承担更大的风险和责任。覃建医生说,“作为医生,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有勇气承担责任、直面挑战”。
贰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方式
医院牙体牙髓科每天门诊量很大,很多病患就诊经常需要排队等候。覃建医生技术精湛,服务态度好,挂他号子的人总是很多,为满足患者的愿望和要求,他经常给患者加号,毫无怨言加班加点的工作。科室同事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或者诊治没有把握的地方,大家都会想到他会诊,科内经常可以看见他帮助同事进行钙化根管的显微根管会诊与治疗;医院其他科室遇到的复杂转诊病例,很多医生都推荐患者或直接转诊覃建医生。
记得有一次,一位18岁先天性智力发育障碍医院和医生,因精神智力方面疾患影响,医患之间无法取得有效沟通和配合,治疗均浅尝辄止。医院就诊,前台分诊护士在获知情况之后,毫不犹豫就把患者分诊到覃建医生诊室。覃建医生在耐心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半小时后,得知患者并不是精神方面疾患,而是心智发育障碍。覃建医生运用专业知识及手机百度找寻的应对方法,对其像对待3岁幼儿一样循序引导,在一个小时的有效沟通下,说服患者顺利完成了4颗牙齿的龋齿治疗。结束治疗后,解除牙痛的患者十分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十分满意。患者家属握着覃建医生的手激动的掉眼泪,连声道谢,场面十分感动。
叁
一切以传道授业为己要的师者智慧
覃建医生不怕苦、不怕累,医院扶贫计划,下乡至岳医院时,医院医生进行多方技术指导,并且定期授课,强化医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其业务水平,真正为患者送去了健康。
牙体牙髓科每年都要接收大量的进修生、实习生、住陪生,覃建医生十分重视年轻医生的教学工作和培养,日常带教工作中尽量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对于接诊的复杂病例都会耐心细致的给学生进行分析,定期给学生讲课,指导学生PPT制作和病例报告,言传身教,受到学生的一致喜爱。
面对错综复杂的医疗社会环境,医生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但覃建医生总是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不忘初心,牢记希波克拉底誓言,忘我追求的做一名优秀医生。“世界以痛吻我,我将报之以歌”,覃建医生说。正是这一份豁达,使他具有快乐之源并在工作中不断进步。
文字:刘娜
责编:刘芳
排版:甘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