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洁懿
小虎今年升高一,才开学没几天,就跟爸爸说,“我不想去上学了”,这可真是愁死虎爸了。“面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不要制造问题,也不要解决问题,而要陪伴问题。”这句话,听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
过去这一年,对小虎全家来说,过得很艰难。小虎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非常好,初三上的期中考试,考了班级第一,年级第五,本来是件好事情。
小虎很高兴,谁知道班主任一句“你前面还有四个人呢!”,这句话说的是真理,肯定没有错,也许对于一个大大咧咧的孩子来说,根本没什么,但对小虎来说,却成了极大的打击,把他的成就感一下就打没了。
没过多久,英语老师在早读前发现小虎在补作业,就当众批评了他,“不要以为自己成绩好,就可以不写作业,你又不是第一名。”这一次,小虎反应很强烈,竟然哭着跑上了教学楼的天台,要往下跳。
老师同学一起把他拦下之后,就请他爸爸来学校,班主任和教导主任都表示,这孩子可能心理出现了问题,建议带孩子去看看医生。虎爸带他去精神科看了一下,果然,重度抑郁,于是开药吃药。
之后,直到中考,他再没有去学校,恰好因为这轮疫情的到来,救了他。下学期所有人都在家上网课,本来做好休学一年准备的,却意外可以网课学习,最后参加中考,成绩中上,考上这所口碑不错的高中。
根据医嘱逐步减药后,到8月份,小虎已经不用服药了。全家人以为孩子因中考压力引起的抑郁,就此别过,没想到,还是太乐观了。高一才开学没几天,小虎就表示:“不想去上学了,我的病根本没有好。”
虎爸是我的高中同学,向我求助该怎么办?洁懿给他分析了原因:
小虎一直是个敏感、自律、好学、上进的孩子,他本身就追求完美,之所以老师说“你不是第一名”,他就会难以承受,因为这句话在他内心存在,并且他跟自己说过很多遍。他给自己的压力已经够大,外面再有人说这句话,他就无法承受了,心理承受能力瞬间崩溃。
虽然疫情期的远程上课,让他在家完美躲过了回学校的压力,但并没有解决抑郁的根本原因:自我攻击和追求完美的不合理信念。
他并不是因为成绩差而厌学,而是因为导致抑郁的信念系统并没有瓦解,他需要找一位心理咨询师,帮他解决不合理信念的问题。
孩子内心一定是想上学的,他说病没有好,要相信他,陪伴他一起面对。我劝虎爸,就当作初三那一次本打算休学一年的,现在高一才休吧,病没有好不能急。
作为孩子有心理问题的父母,需要极大的耐心,既不制造问题,也不要着急解决问题,陪伴孩子一起面对问题,抑郁症有它的生命力,孩子需要一段时间与之共处,并从中逐渐找回自己的力量,才能真正完成这一轮的治愈。
洁懿发现,经过这个疫情期,辍学厌学的孩子数量有明显的增加,每个孩子的情况各有不同,但家长们都需要先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大人的心理稳定,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定海神针,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