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大刘远立不要迷信医疗疾病预防才

健康城市是卫生城市升级版

“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作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已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放在战略任务的首位,把健康素养水平列入规划的一级指标。而打造健康城市、健康社区是促进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方面。

健康城市,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年8月3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在全国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卫生城市有了“升级版”。

将健康融入到所有政策是关键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何才能做到全民健康,最关键的一条是“将健康融入到所有政策”,即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慢病防控等都需融入到所有政策。管理模式也需要创新,即在政府强有力的协调下,政府各级、各部门之间形成联合领导作用,并与社会私立部门形成伙伴关系。

社区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近年来,由慢性疾病带来的医疗负担越来越重,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却尚无能力担任“守门人”的角色。在疾病防治体系中,社区的卫生服务能力不容忽视,是重要的基层医疗机构之一。不仅要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还承担着居民健康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等重要角色。打造健康社区迫在眉睫。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教授指出,健康社区有三个核心组成部分。第一,有益身心健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第二,社区的成员具有一定的健康素养。第三,社区里人人享有基本的、适宜的健康服务。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委张晓林在社区工作多年,她认为,社区卫生服务关键是要做好全人群健康管理,在此基础上对重点人群进行慢病管理,再对门诊患者进行疾病管理。

以下为刘教授的论坛观点精选——

不要迷信医疗疾病预防才是关键

“大病小病跑协和”是很多北京患者乃至全国疑难患者就医时的第一选择。协和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在论坛上表示,“全国人民上协和”的现状亟待改变,并劝告公众不要迷信医疗,重视疾病预防才是关键。

  

“千万不要迷信医疗”

刘远立坦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领先世界,但健康领域发展相对滞后。“现在全国每10个人里就有1个糖尿病,每4个人就有1个高血压。慢性病呈现井喷式的爆发。”刘远立分析,主要原因就是忽视了预防。

  

“很多人对医疗存在误解,认为现在科技很发达,没有治不好的病,”刘远立指出,实际上目前人类真正能够治愈的疾病仅有十余个,大部分疾病无法治愈,“不光协和治不好,到了哈佛也治不好。大家千万不要迷信医疗,预防才是关键。”

  

刘远立表示,居民健康水平受空气质量、饮食习惯多种因素影响,很多疾病通过改善环境和生活行为等可以预防,“单纯地强调医改、治病、吃药是远远不够的。”

  

“美国也曾经像我们一样冠心病上去又下来了,波兰也出现了拐点,就是因为这些国家抓住了可控可防的因素,把疾病控制住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里,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取得健康领域的巨成就,也是因为"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落实。”刘远立说。

  

1个健康中国=N个健康社区

全国人民乱就医的现状也应改变。“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一半以上不需要去。假设有1医院看病,每年可为社会、家庭节约亿人民币。”刘远立指出。

  

“最重要的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刘远立认为,通过打造健康社区为公众提供健康服务,把患者留在基层,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刘远立提出,健康社区有三个核心的组成部分。第一,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第二,我们社区里面的人,社区的成员具有一定的健康素养;第三,社区里面人人享有基本的、适宜的健康服务。

  

在刘远立看来,在社区的全科医生需要做到对服务对象全面情况的掌握、全面健康的管理以及全程服务的协调,包括营养的指导,健身、心理咨询,“医院医生做不到的”。

  

“但健康是医生不能给你的,还需要每个人做好自己健康的守门人。”刘远立表示,目前我国居民对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非常有限,“中国的健康素养水平仅为8.8%,公民健康素养亟需提高。”

  

去年,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刘远立对此表示,健康中国是要靠一个一个把健康环境、健康素养、健康服务都做好的健康社区所组成的,“1个健康中国=N个健康社区。”

------------------------------

利安健康管理云平台首创远程健康管理新概念

利安健康云全国客服

--

利安健康云官方网址: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那家医院
白癜风哪里权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nzccn.com/ysz/1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