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小区有病例确诊了,好担心啊”
“朋友圈的信息看得心惊胆战,怎么办”
“工作连轴转,压力特别大。
……
疫情突发,
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
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
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
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
为缓解市民面对疫情的焦虑和恐慌情绪,
第二期新时代文明实践
“防疫行动”志愿者网上直播课,
今日开讲啦!
两位主讲嘉宾——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赵广军及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张斌,齐聚天河区文化艺术中心,通过新花城APP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向市民分享疫情状态下摆脱心情烦闷的小技巧,教大家调整情绪,保持心情愉快、身心健康。
嘉宾简介
赵广军
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全国“百优青年志愿者”,广东省志愿服务20年最具影响十大人物,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张斌
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精神医学和睡眠医学20年。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执笔撰写了中国医师协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时期健康睡眠手册》和中国睡眠研究会《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时期睡眠监测的建议》。医院精神心理科建立了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系统,开通了面向社会大众心理咨询热线,科室还第一时间在《lancetPsychiatry》撰文呼吁精神卫生在抗疫期间意义重大。
传递疫情知识,道德模范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直播现场,赵广军首先分享了自己在忙碌的社会工作中,调节自我心态的小妙招,那就是——“看影视剧”和“喷洒香水”。赵广军说,通过看一些喜剧电影,能够以喜胜忧从而达到心态平衡,烦恼尽消。另外,睡前在周边喷洒香水也是他进行心情调节的方法,“其实很多香水有安定宁神的作用,可以让人更好的进入睡眠状态。”
除了自我调节心态,赵广军表示,自己也会主动帮父母舒缓紧张的情绪,比如跟父亲一起练习书法,既可以保持心情平静,还可以陶冶情趣,还能增加亲人间的互动交流,一举多得。
面对这段时间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赵广军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示范引领作用,与团队以“赵广军生命热线”为依托,通过YY直播和“生命热线”,全面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和心理健康疏导服务,用轻松幽默的方式为群众提供最新的权威防疫消息,累计观看人数达60余万人次。
对于目前市民求助的主要问题,赵广军介绍,一类是因为出行限制导致的生活不便带来的情绪困扰;另一类是对疫情或自身身体状况的担忧:一般是担心自己或者家人感染。“有不少街坊说自己忍不住刷手机里的各种疫情信息,越刷越焦虑……”面对这样的情况,赵广军说会尽力让对方先平复心情,并让对方明白,预防病毒最有效、直接的方式便是做好个人防护,而不是对不确定的意外过度担心。
两位嘉宾对市民求助最多的心理问题开出良方。
打赢防疫心理战,精神心理科专家开出“良方”
听完赵广军的分享后,就现阶段市民们较多出现的心理问题,主持人也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张斌进行了提问。直播中,张斌以通俗易懂却不失严谨的方式回答了市民的种种疑惑与不安。
看多了疫情消息,担心自己得病,内心恐慌?张斌指出,类似的反应,在心理学上叫做“心理应激反应”,是指人在面对突发事件(如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一系列身心反应。针对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产生相关的应激反应是正常的,只要做好防范、加强自我调适就可以应对。但如果持续性长时间紧张,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就有可能是“多度的应激反应”,这时需要联系心理咨询师或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对此,张斌倡导市民不要轻易相信未经核实的信息,通过正规渠道了解防疫信息,相信政府所公布的权威信息。必要时给自己设置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