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答案啦安徽教招考试小学教综真题答案

怎么样治疗白癜风 http://www.yqyywdj.com/m/
年安徽教招考试真题及答案CELEBRATION

安徽教招笔试终于结束

大家是不是很想知道自己考得如何

小编第一时间为大家送上了答案

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解析

教育综合知识(小学)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指出:“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工作,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这一内容要求针对应的学段是()。

A.小学低年级B.小学中高年级

C.初中D.普通高中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A.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B.十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C.十一年制义务教育制度D.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属于()。

A.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B.教师享有的权利

C.既是教师享有的权利,也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D.既不是教师享有的权利,也不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4.《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是()。

A.师德师风B.教学实绩

C.论文论著D.职称文凭

5.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教师专业能力中,“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属于()。

A.组织与实施能力B.激励与评价能力

C.沟通与合作能力D.反思与发展能力

6.夏丐尊说:“爱对于教育,犹如水之于池塘,没有水,便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便不能称之为教育”。这句话反映的是教师职业的()。

A.长期性B.伦理性C.复杂性D.创造性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教育名言的提出者是()。

A.蔡元培B.陈鹤琴C.陶行知D.晏阳初

8.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学生到一定的现场,通过对实际的事物活动进行观察、询问以获取知识,这种教学组织是()。

A作业B.参观C.讲座D.辅导

9.下列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

A.人力资本是体现在社会产品生产和消费上的成本总和

B.人力资本是对生产者进行教育、培训等支出及其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

C.人力资本收益测算法是由西奥多·舒尔茨提出来的

D.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及教育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10.下列关于不同时期教育发展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阶级性

B.奴隶社会的教育具有普及性

C.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全民性

D.现代社会的教育具有生产性

1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杜威的教育无目的的学说

B.迪尔凯姆的社会本位价值学说

C.卢梭的个人本位价值学说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2.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下列关于美育的表述,错误的是()。

A.美育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

B.美育专指学校音乐、美术、书法教育

C.美育是丰富想象力的教育

D.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

13.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道德的《颜氏家训》以及曾国藩的家书等,都是()。

A.法制教化名作B.学校教化名著

C.家庭教化名典D.知识教化名篇

14.教师在校内应注重自身的形象,其穿着打扮、言行举止都属于()。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

C.学科课程D.校本课程

15.下列小学课程中,属于综合课程的是()。

A.语文B.数学

C.科学D.美术

16.持有课程创生取向的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角色往往是()。

A.课程消费者B.课程开发者

C.课程采用者D.课程执行者

17.《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六大素养是()。

①人文底蕴,科学精神②学会学习,健康生活

③责任担当,实践创新④国际视野,爱国情怀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8.张老师要求学生在一个星期内读完《城南旧事》,列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三件事,并说明理由。这一课程目标属于()。

A.情感目标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

19.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丰富情感,这种教学模式称为()。

A.尝试教学模式B.目标教学模式

C.问题探究模式D.情感陶冶模式

20.小明期末评价等级是中等老师颁发给他“进步奖”,因为他的总体表现相比之前明显有进步,这一评价属于()。

A.相对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

C.绝对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21.问卷调查是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使用,该研究方法的第一个步骤是()。

A.确定研究目标B.选择调查对象

C.设计问卷D.发放问卷

22.在埃里克森看来学龄期6-12岁儿童心理发展困难,容易导致其产生()

A.孤独感B.羞耻感

C.自卑感D.内疚感

23.小杰上课主动回答问题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逐步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引起这种变化的机制是()

A.经典条件反射B.联结反应

C.操作条件反射D.应激反应

24.教师通过突然提高音量强调某个重点内容,以提醒学生注意这个内容,这种注意属于()

A.有意后注意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D.随意注意

25教师在板书时,用红色粉笔书写重点内容,以提醒学生注意,这利用了刺激物的()

A.强度B.对比

C.运动D.新颖性

26.学生看书时,喜欢用荧光笔划出优美的语句,以便于下次欣赏品读。这利用了知觉的()

A.理解性B.整体性

C.恒常性D.选择性

27.小敏很想提高学习成绩,但害怕吃苦,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28.看到天上的白云,根据它的变幻,人们不由自主地想象为一群羊、一堆棉花……这种想象是()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D.幻想

29.学过汉语拼音对初学英语有干扰作用,这种影响属于()

A.负迁移B.正迁移

C.逆向迁移D.动作迁移

30.受面包放入发酵剂后产生多孔、变得松软的启发,人们制造出泡沫橡胶。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属于()

A.抽象思维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D.思维定势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教师应承担的角色包括()。

A.学生发展的引导者B.知识体系的组织者

C.共生关系的对话者D.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2.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的统一主要表现为()。

A.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二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统一

B.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的完美统一

C.个体社会化代表社会利益

D.个体个性化代表“所有”个人的利益

33.下面对于教育的文化功能理解正确的是()。

A.教育促使文化在时间上传承和延续B.教育促使文化在空间上扩散和流动

C.教育主动对文化进行选择和净化D.教育创新文化并推动其发展

34.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课选题一般以教学重点、难点为主

B.可以用手机制作微课

C.每节课只需要制作一个微课

D.微课只在课前使用

35.下列属于道德感的是(),

A.理智感B.责任感

C.自豪感D.美感

三、辨析题(本小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6.义务教育是公益性事业。

36.

此观点正确。

《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37.课程计划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步骤。

37.

此观点错误。

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同属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

其中,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主要由课程设置,课程开设顺序,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而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一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故题目所述观点错误。

38.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只表现为学习问题。

38.

此观点错误。

心理问题不仅仅只表现为学习上的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可范围内所能达到最佳功能状态。至少包括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多动症、学习困难综合征、厌学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症等等,其中学习困难综合症和厌学症表现为学习上的问题,而多动症是一种学生注意力缺陷的症状,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是情绪方面的症状,强迫症是行为方面的症状。

故题目所述观点错误。

四、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39.《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教师具备哪些通识性知识?

39.

(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40.教育的人口功能是哪些?

40.

(1)调控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

(2)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

(3)可以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

41.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41.

(1)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2)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3)指导学生做好观察总结。

4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42.

(1)教学目标与任务;

(2)课程性质和教材内容的特点;

(3)学生的实际情况;

(4)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

(5)教学的时间、设备和条件。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43.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德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5分)

(2)德育的目标。(5分)

(3)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5分)

43.

(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到德育内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

(2)小学阶段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②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

③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④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3)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目前,我国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心理教育。

①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是引导学生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憎分明的政治立场的教育。具体表现为对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各个国家所进行的国家主权意识、公民意识、民族意识、政府职能、国际关系教育等,都是政治教育的范畴。

②思想教育

这是通过某一类思想去武装和占领学生的头脑,让学生站在如此这般的立场去“思”、去“想”,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我国就是要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当前的指导思想,也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

③道德教育

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一是教育学生学会善意对人、热情待人、乐于助人,故对学生实施善意对人的教育是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二是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三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④法律教育

这是指在一个法治的国家里,对一个公民进行应该具备的法制观念和法律规范的教育。法律教育使学生能够知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

⑤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的增多,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现在有一种趋势,即把心理健康教育独立于德育之外,成为青少年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某一条教学规律,谈谈教师为什么要上具有文化味道的课。

(2)教学应完成哪些任务。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有哪些?

44.

(1)①教学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四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传授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相结合。

②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教师的教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的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材料中认为,老师要想上出具有文化味道的课,数学教师本身对数学专业是要有一定基础的,并且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之上,教师才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进程和质量,教师在教上的转化,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材料中的华应龙老师他打破教材原有的涵义,不是带领孩子回顾和巩固规律,而是来怀疑和打破规律,就体现了他主导着教学过程,但同时又能兼顾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去怀疑和打破教学中的固有规律,积极主动的去探索。

(2)教学的基本任务:

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他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

②发展学生的智能和体能

发展学生的智能和体能,不仅是有效地、高质量地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是现代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③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也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要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科学的世界观和个性心理品质

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所决定的,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一个整体,是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诸项任务之间互为前提和基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教学工作中,要把各项任务落实到每一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全面考虑,统一计划,不可有所偏废。

(3)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

从总体、宏观的角度,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主要有:

①师范教育。

②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③在职培训。

④自我教育。

从微观的角度,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主要有:

①优秀教师观摩课。

②校本培训。

③自我反思、勇于实践。

④微格教学。

⑤自我教育,终身学习。

45.问题:

(1)记忆品质的类型。

(2)记忆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3)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记忆规律。

45.

(1)记忆品质包括以下四个: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2)记忆过程包括以下三个环节:识记,保持与遗忘,和提取(再认和回忆)。

(3)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利用记忆规律:

①合理安排教学;

②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

③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注意状态;

④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⑤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⑥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

--------------------------------------

谢谢你在看谢谢你点赞谢谢你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nzccn.com/ysz/14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