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鱼虾养殖过程中,由于浮头造成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甚至造成全池覆灭,经济损失惨重。只有正确诊断浮头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在养殖管理中参考。
一、鱼虾浮头的原因
1.缺氧引起的浮头
池塘中鱼虾放养过密,水中氧气供不应求。饵料或肥料投入过多,造成水质过肥,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夜间呼吸消耗水中氧气,造成缺氧。天气闷热、气压低,池中表层水和底层水温差过大,引起池水上下对流,池底腐殖质随之泛起,加速分解,消耗大量氧气造成缺氧。
2.烂鳃病引起的浮头
鱼虾是靠鳃从水中吸收氧气的,池塘养殖的鱼虾因发生严重的烂鳃病,使鳃组织发生病变,鳃丝肿胀,影响正常呼吸而浮游于水体上层,游泳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食欲不振。在15~30℃,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
3.有害物质超标引起的浮头
因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浓度过高,超过鱼虾最高生理耐受能力,以及由于水质污染和大量使用药物。鱼虾首先表现为呼吸急促、乱游乱窜
,有时浮出水面,继而呼吸减慢,开增氧机或施增氧剂均不见明显好转。
4.有害藻类引起的浮头
因水体中三毛金藻引起,三毛金藻能分泌毒素而引起鱼虾中毒。该藻对鱼虾的种类、年龄和大小都没有选择性,开始是鱼向池塘的四隅集中,但驱之即散。随着中毒的加重,几乎所有的鱼都逐渐集中排列,在池岸边的水面线附近,头向岸边静止不动。虾的症状是对虾部分在水面漫游,部分在水塘边潜伏不动,长时间开增氧机或施增氧剂,均不见明显好转。
5.暴发性出血病、红体引起的浮头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生,有的是因为水体有害物质超标,有的是由于寄生虫所造成的。病鱼成群结队在水面漫游,好像中毒似的,驱之不散。虾红体病发生时,病虾活力减弱,有的在池边浅水池打旋,有的做垂直运动,病虾大部分在池边死亡。
来源:上海康生动物药业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