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陆推荐你了解强迫症吗

强迫症这个名词已经被大众所熟知。常常有人说自己有强迫症,仔细一问,其实十个有八个都达不到强迫症诊断,只是有些强迫症状如过分爱干净、要求整齐、对称、完美主义而已。其实,公众经常说的强迫症概念与医生眼中的强迫症概念是不一样的。就诊的强迫症的严重程度要比大众所说的强迫症高很多很多,下面带大家认识一下真正的强迫症

案例一

林某,男性,12岁,学生。半年前开始逐渐出现怕脏,总感觉自己不干净,洗澡时间长,按照一定的顺序洗澡,要反复洗,约40分钟,1瓶1L的沐浴露一周就用完;看到老鼠在家里跑,就联想到老鼠会不会拉大小便到饭或者汤里,越想越不能排除,结果就不敢吃饭和喝汤,甚至看到蝙蝠在外面飞也会有类似的联想;担心田地里喷的农药残留在草上,不敢到田地里去。患者也知道没有必要这么害怕,但却控制不住,脑中总是被这些念头占据,集中不了注意力学习,作业不能完成,成绩直线下降。

案例二

陈某,男性,31岁,3年前开始出现反复过度担心,如出门总担心门没锁好,要反复检查,一开始检查1-2遍能放心,后来越发严重,检查完走开没多久,又在想刚刚检查会不会有差错,推的会不会是另一边门,对自己检查的记忆感模糊,总担心万一没锁好,导致反复检查,甚至有时候走到楼下甚至走到公交车站还在想这事,一边觉得锁好了,一边又觉得好像没锁好,担心如果万一没锁好,给别人进去偷东西了怎么办等一些很可怕的后果,结果没办法,又得回去再检查一遍。除了检查门之外,还有担心煤气有没关好,会不会发生火灾,反复检查。患者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反复担心和反复检查上,患者痛苦不已,严重影响工作。

总结

以上两个案例是临床上遇到的众多案例中的,里面说的这些令人不愉快的想法或冲动,叫做强迫思维,如反复怕脏,反复担心门没锁好等,除了想法和冲动外,还有声音或图像,如脑子里反复出现某些声音,有如余音绕梁的感觉,盘旋在脑子,挥之不去,这些声音令患者感到非常不快。患者为了减轻痛苦,而反复执行某些特定的行为,这些反复出现的行为叫做强迫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涤。

定义

强迫症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知道这些强迫症症状不合理、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或摆脱,因而焦虑和痛苦。强迫症多在无明显诱因下缓慢起病。

症状

强迫症状一般包括:

1、强迫思维:患者反复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怀疑、回忆、穷思竭虑等;

2、强迫行为: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以及仪式性动作等等。强迫和焦虑就像一对双胞胎一样,强迫症患者往往会有明显的焦虑症状。

规律

临床上每个强迫症患者的表现尽管各不相同,但却有着共同的规律:

1、患者脑中反复出现一些想法或冲动。

2、这些想法令患者紧张不安,焦虑恐惧。

3、患者通过执行一些行为来降低这种紧张不安感。

4、陷入恶性循环。

5、大部分患者内心也知道无必要这样做,想控制但控制不了,感到非常痛苦。

临床上无论患者的思维和行为表现有多离奇、怪异,只要符合这几个规律,都要评估有没有强迫症的可能。因为有些严重的强迫症会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强迫症不只是洁癖,不只是要求整齐,不只是完美主义。

强迫症状出现早期,患者往往没有强烈的内心冲突,并不感到苦恼,也无要求治疗的迫切愿望。然而,强迫症大多数是慢性病程,随着病情的迁延发展,患者渐渐意识到强迫症状对生活、学习或工作的影响,会出现求治意愿。强迫症在早期症状轻微时治疗效果越好,相反地,症状越严重越难治疗。因此,不要有侥幸心理,如不确定自己是否有强迫问题,及早到专门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诊断及帮助。

赞赏

长按







































中科公益基金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转载请注明:http://www.snzccn.com/ysz/11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