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人们曾经认为,臆想和强迫行为被认为是患者被恶魔附身后的表现。但是,基于弗洛伊德理论的传统假说(意识层次结构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其中潜意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认为,强迫臆想跟行为反映了人幼年发展阶段潜意识的欲望。
关于强迫症的最新理解认为,强迫症的发生,是由于大脑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等)的失调,从而扰乱了大脑额叶和皮质下区域的信息交换通路,特别是对于遗传有某些易感基因的患者来说,更是如此。简单来讲,可能有下面几种因素影响了强迫症的发生。
(1)遗传: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约5%~7%(不同的研究中此数字略有差异)的人患有强迫症,远远较普通人群高。另外某些双生子调查发现,强迫症患者孪生兄弟姐妹的强迫症的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这也提示强迫症的发生与遗传有关。
(2)人格特征:多位学者也发现,约1/3~2/3(不同报道中此数字略有差异)的强迫症患者在病前即存在有强迫性人格。强迫性人格的特征包括,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严肃古板,办事井井有条,力求一丝不苟,注重细节,酷爱清洁。由于人格特征受遗传的影响,故也提示强迫症与遗传有关,有些学者也把人格特征归类于遗传因素。
(3)社会心理因素:精神分析学派(一个心理学流派)认为,强迫症是强迫性人格(一种人格障碍,特点主要表现为固定、持久、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独特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行为学家则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则认为,强迫症的产生是由于刺激--反应过多重复出现,从而导致焦虑,使得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发生了失调,从而导致异常习惯的形成,建立起了病理性的反射,使冲动、思维和行动拘泥于固定的模式。特别是在青少年,本身处于发育期,如果在社会交往中出现不适应现象,就有可能引起强迫症状的产生。另外,工作紧张,家庭不和睦以及夫妻生活不如意等可使人长期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有可能会诱发强迫症出现;而此时,症状的内容与患者面临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意外事故、家人死亡及受到重大打击等因素也可能使患者感到焦虑不安、紧张、恐惧,从而诱发强迫症的产生;而此时,症状的表现形式与精神创伤有直接的联系。
甲氧沙林片治疗白癜风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