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十六:“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
中国古代有个成语叫:狼狈为奸。意思是:狼和狈一同外出伤害牲畜,狼用前腿,狈用后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可关键的是:狈……狈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现代自然科学界根本就没有发现这个物种。
按照正规解释,狈是一种犬类动物,是狼的近亲,也就相当于现在的狗一样,不过狈的长相却跟狼不同,狈的前腿特别短,类似于袋鼠一样,所以在活动的时候,狈只能依靠着狼,爬到狼的身上才可以。狈最早的记载出现在中,但是狈在现实中一直没有被活捉过,所以人们无法证实它是否真的存在。
幻想中狼狈为奸中的狈按照正规解释,狈是一种犬类动物,是狼的近亲,也就相当于现在的狗一样,不过狈的长相却跟狼不同,狈的前腿特别短,类似于袋鼠一样,所以在活动的时候,狈只能依靠着狼,爬到狼的身上才可以。狈最早的记载出现在中,但是狈在现实中一直没有被活捉过,所以人们无法证实它是否真的存在。
新中国建国初期,在东北的一次猎狼行动中,人们捉到了一只“狈”,结果证实之后发现原来是一只被捕兽夹夹断前腿的母狼。
狼狈为奸一词出现在清代吴研人的中,“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传说狼和狈路过一个羊圈的时候,由于围栏比较高,所以它们吃不到圈里的羊,最后狈想出了一个办法,由狼站在了狈的身上,然后跳过去成功的抓到了羊,后来就用狼狈为奸形容勾结在一起,共同干坏事。
我们不得不考虑当时的人到底是有多吃惊,才会将这件奇事记录下来。很明显当时人们吃惊的地方是狼狈组合在了一起便发生了化学反应,狼的智能发生了极大改变,它们已经会做出一些特殊智慧行为从而让人惊叹。而人们捉到了第一只“狈”是断腿母狼的事实让我们怀疑,所谓的“狈”是不是都是狼群内残疾狼的这种推断。
狼狈为奸相互辅助的反观人类的原始祭司、巫医等古代神职人员,人们的第一印象无不是体型瘦弱、孤僻、智慧、神秘但是又带着一些癫狂,以自然界物种进化角度来看,是不是感觉这些特征与残废这个词挂钩了呢?
而且这类职业往往生育困难,多为师徒关系进行传承……这样看来这些人,在人类物种群体中的“残疾性”似乎更高了一点。而老人们常说:“瞎子机灵、哑巴狠毒……”每残疾一样,人类在生活中就会有其他的器官进行补偿,同时也会导致大脑与性格的变化。那么祭司、巫医是不是就是人类群体中的“狈”呢?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此类职业者往往都有相似性,拥有很强的共通性。当然这只是指向人类原始部落时代,现代社会食物充足这些职业者往往都是运动不良体型发福,同时大多带着眼镜,虽然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残疾”,但是的确比大多数人活得好。如此一来我们大胆的假设:祭司、巫医这些古老的神职,来源于古代部落中因为某些不利的病态或“残疾”而变异的个体。
原始宗教的巫医较为清瘦前面说过,狼狈为奸让人吃惊的地方在于:狼的智能性发生了突发性改变,它们已经会做出一些特殊智慧行为。当原始人类的部落中出现了祭司、巫医之后,他们又会做出哪些特殊的智慧行为呢?
1、首先演变的行为便是医疗。巫医用草药救治他人,在非洲、拉美、甚至欧洲、美国、中国都很常见,自古巫医不分家。在医疗不普及的原始年代,生病了人们往往就会找萨满、巫医治病;好一点的会用草药,而不太好的则会用某些祭祀法或者跳大神解决。
当然以原始时代的认知:是用草药是一种力量,而寻求神秘力量改变病人的不健康状态,也是一种治疗方案。当然现代这种寻求神秘力量治疗的方案被称为“安慰剂效应”,半懂不懂的人则非常否定的认为迷信,但是通过科学实事依据,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心理学上的内激发。
在病人中安慰剂效应是较易出现的,大约有35%的躯体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会出现此种效应。所以答案是:古代巫医们使用的所谓神秘力量,的确能治病,虽然几率不高于一半。
2、智慧传承;我们说古代的巫医、祭祀往往掌握着医疗能力,但他们又有一定的精神问题,有别于部落中的大多数个体导致被一定的孤立。自然而然神秘感就在这些个体中出现,让此类人无法正常融入部落之中,于是乎这些巫医中的矛盾往往以部落向巫医提供徒弟来解决。
一个巫医或祭司将自己的一些草药、神秘学知识,或者在人生中领悟的智慧,以师徒形式加以训练传授给下一辈人。这在我们现代人看起来不怎么样,可对远古人类而言,这就是一个划时代的改变了;知识与智慧脱离了经验,拥有了通过训练教授等方法快速积累的可能。
夜晚、火堆、老人聚集就意味着故事人类拥有了通过教授与传承来积累知识的能力,同样的也拥有了精简知识快速演化智慧的能力。这方面的特征,最后通过积累与演化最终变成了各种古代的学派、学术、宗教。
3、宗教与习俗;古代祭司、巫医使用的不可知的神秘力量对病人进行治疗,而这种“治疗方案”很快就衍生到了死亡之上。对于古代人类来说病变与死亡两者是挂钩的,即是现代老人的死亡也往往伴随着病痛,死亡带来的恐惧与焦虑几乎是所有人的梦魇。为了治疗这种恐惧与焦虑,祭司、巫医们开始发明能够治疗死亡的心理安慰剂,最后演变成了“宗教”。
灵魂、永生、天堂、净土、轮回、阴间、阴神、不死,让人坦然面对死亡这几乎是所有宗教的共有特点。而这些针对人们死亡恐惧治疗的心理诱导仪式,也就演化出了历史上各种各样的丧葬、宗教仪式……避免死亡与寻求神秘力量庇佑的纳福、祝福、祈福、祈祷、拜祭仪式……等。
祝福与丧葬仪式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间习俗,宗教与习俗的不同,又区分了人类群体的不同,现在则是一些人理解的文明得不同。
人类的进化方向是智能、是思维……智能上领先普通原始人的祭司们,其实一个非常强大的职业群体,基督教对欧洲历史差不多千年的统治与影响是无法抹灭的。
华夏文明的或许觉得自己没有被宗教这么统治过,可是只要谈谈儒家,你就会发现儒家根本就是一个宗教;礼教即礼仪教化,礼教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化,因其重视名份,又称名教,即以名为教。这种思想统治了华夏文明将近两千多年。儒家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虽说自称是一个学派,但是从古至今儒掌握着中国人几乎各种国家正统的祭奠、典礼、礼仪。现代一些学者说儒家、儒学、儒教,要分清,儒是学派不是宗教,可古代儒家干的事,这不就是原始部落祭司干的活吗?
家族祠堂就是家庙,尊礼教供奉祖先用所以我们必须清楚一个事实,一个人类文明的诞生,最核心的就是必须要有脱离野蛮的智能进化需求,而人类智能进化需求的实际体现就是祭司的出现。
脱离野蛮……可以说一个人类群落有了祭司才有了文明。这是人类文明最为重要的一环。没有了原始祭司与巫医们的心灵指引,智能思维不能进化成长,如果智能与思维不能成长人类与野兽的分界线就不会如此明显,那么人类也就只是一群茹毛饮血的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