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
夫痛风者。皆因气体虚弱。调理失宜。受风寒暑湿之毒。而四肢之内。肉色不变。其病昼静夜剧。其痛如割者。为寒多。肿满如剜者。为湿多。或汗出入水。遂成斯疾。久而不愈。令人骨节蹉跌。股胫消瘦者。为难疗矣。予考痛风。脉理多端。有旦定而夜甚。脉弦而紧者。
是痛风也。脉沉而伏。中气也。不可一例而治。临症当审辨矣。经曰。痹者。谓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故曰痛痹。筋骨掣痛也。曰着痹。着而不行也。曰行痹。走而不定也。曰周痹。周身疼痛也。皆邪气有余之候耳。
一论痛风。腰背手足肢节疼痛。乃血虚气弱。经络枯涩。寒滞而然也。午后夜甚者。血弱阴
参五秦艽汤
当归(三钱)赤芍(酒炒七分)苍术(童便浸一钱)生地黄(酒浸一钱)萆(一钱)黑狗脊(去毛根二钱)川芎(七分)羌活(一钱五分)秦艽(去芦一钱五分)川独活(一钱)五加皮(二钱)黄连(姜汁炒一钱)黄柏(酒炒一钱)红花(酒洗八分)黄芩(酒炒一钱五分)黄(酒炒二钱)人参(二钱)牛膝(去芦酒浸一钱五分)杜仲(每一两用茴香一钱盐一钱水二钟拌炒此用二钱)生甘草(二分)
上锉。桃枝七根。每长一寸半。灯心七根。水煎。临服入童便、好酒各一盏。空心温服渣再煎服。忌酒面鲤鱼湿热羊鹅。
如天将作雨。阴晦时日。而预先觉痛甚者。加防风、天麻、升麻。午后夜甚者。血弱阴虚。加升麻五分。牡丹皮一钱。早上午前甚者。气滞阳弱。加连翘、沉香、竹沥、乳汁。痛甚者。倍羌活、红花、酒炒黄芩。凉血则痛止。此症乃筋与骨症患者乃外淫侵入日久。及年近衰者。不善养而得。盖筋属肝血。骨属肾水。内损所致耳。
一论湿热作痛。不拘上下用之。苍术妙于燥湿。黄柏妙于去热。二物皆有雄壮之性。亦简易之方也。加牛膝则治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燎之热者。
二妙散
苍术(米泔浸)黄柏(乳汁浸透)
上为末。每服三钱。用酒调下。痛甚。加生姜汁。热服。
一论血脉凝滞。筋络拘挛。肢节疼痛。行步艰难。活血理气。第一品也。
舒筋散
元胡索(炒)当归辣桂(各等分)
上为丸。每服二钱。用酒调下。
十全大补汤治劳倦遍身疼痛。加半夏姜制。倍佳。
一妇人年七十余。遍身作痛。筋骨尤甚。不能屈伸。遍身作痒如虫行。口干目赤。头晕痰涌。胸膈不利。小便短赤。夜间殊甚。用六味地黄丸料。加山栀、柴胡。水煎服。
一论瘀血湿痰。蓄于肢节之间筋骨之会。空窍之所而作痛也。肢节沉重者。是湿痰。晚间病重者。是瘀血也。
赶痛汤
乳香没药地龙(酒炒)香附(童便浸)桃仁红花甘草节牛膝(酒浸)当归羌活五灵脂(酒淘去土)
上锉。水煎。温服。
一论寒湿之气。痹滞关节。麻木疼痛。
续断丸
黄(一两)人参(七钱)白茯苓(一两)山茱萸肉(一两)薏苡仁(一两)续断(一两)防风(七钱)桂心(一两)山药(一两)白术(七钱)熟地黄(二两)牡丹皮(一两)麦门冬(一两)石斛(一两)鹿角胶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
一论人手足不能屈伸。周身疼痛。
消风饮临川徐培鸿试验。
陈皮白术(去芦)当归(酒洗)白茯苓(去皮各一钱)防己独活木瓜(四分)秦各三分)防风(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不拘时服。气虚。加人参八分。
一论一切遍身骨节疼痛。或流注作痛。不可忍者。立见神效。
人参白术(去芦)白茯苓当归川芎天麻陈皮甘草赤芍防风生地黄羌活独活南星黄芩
上锉。生姜煎服。
一论风湿相搏。周身尽痛。以益气汤加羌活、防风、本、苍术治之。如病去。勿再服以诸风药。损人元气。而益其病故也。
一男子两胯痛不可忍者。临川徐扩吾试效。
黄(蜜炒一两)参(二钱)苍术(米泔制一钱五分)当归身(酒洗一两五钱)秦艽两)牛膝(去芦酒洗一两)独活(一两)杜仲(酒炒一两五钱)熟地黄(一两)桑寄生(一两五钱)官桂(二钱)木瓜(五钱)小茴香(盐酒炒五钱)
上为细末。酒打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酒下。
一论雷火针。
苍术(五钱)川芎(三钱)硫黄(二钱半)穿山甲(三钱炒)蔓荆子(三钱)皂角(三钱)麝香(五分)雄黄(二钱)艾叶(三钱)
上为末。纸卷如指大。以草纸七层贴患处。将药然起淬之。知痛则止。
一论熨法。治诸风恶毒。冷痹麻木肿痛。或遍身骨痛。始觉肿痛。熨之无不即效。
苍术(二两)羌活(一两)独活(五钱)蛇床子(五钱)蔓荆子(五钱)穿山甲(五钱土炒)雄黄(三钱)硫黄(三钱)麝香(三分)
上为末。炒热。以绢包熨患处。一法。以醋拌炒作饼。用绢包。烧秤锤放饼上。熨之。
一人每劳。肢体时痛。或用清痰理气之剂。反不劳常痛。加以导湿。臂痛漫肿。形体倦怠。
内热盗汗。脉浮大。按之微细。此阳气虚寒。用补中益气加附子一钱。人参五钱。肿痛俱愈又以十全大补百余剂而愈。
一人形体丰浓。筋骨软痛。痰盛作渴。喜饮冷水。或用愈风汤、天麻丸等药。痰热益盛服牛黄清心丸。更加肢体麻痹。余以为脾肾俱虚。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八味丸。三月余而痊。
寿跻七旬。
一治白虎历节风。走注疼痛。两膝热肿。
虎胫骨(酥炙)黑附子(炮制去皮脐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七日再服。
香港脚
脉弦者风。濡弱者湿。洪数者热。迟涩者寒。微滑者虚。牢坚者实结则因气。散则因忧紧则因怒。细则因悲。
香港脚者。湿热在足而作气痛也。湿热分争。湿胜则令人憎寒。热胜则令人壮热。此其为症。
亦有兼头痛者。颇类伤寒。惟其得病之始。本于香港脚为异耳。又不可以脚肿为拘。亦有痛而不肿者。名曰干香港脚。亦有缓纵不随者。名曰缓风。亦有疼痛不仁者。名曰湿痹。亦有转筋挛急者。名曰风毒。此在医者体会而辨症耳。各有治法不同。大抵香港脚之疾。壅疾也。喜通而恶塞。故孙真人曰。香港脚之疾。皆由气实而死。终无一人以服药致虚而殂。故香港脚之人。
皆不得大补。亦不得大泻。是方也。木通、防己、槟榔。通剂也。可以去热。苍白二术。燥剂也。可以去湿。然川芎能散血中之气。犀角能利气中之血。先痛而后肿者。气伤血也。重用川芎。先肿而后痛者。血伤气也。重用犀角。若大便实者加桃仁。小便涩者加牛膝。有热。加芩、连。时热。加石膏。有痰。加竹沥。全在活法。切勿拘也。凡香港脚攻心喘急不止。呕吐不休。皆死。水犯火故也。一论专治香港脚。憎寒壮热者。此湿热在足而作气痛也。
防己饮
苍术(盐水炒)白术黄柏(酒炒)防己生地黄(酒炒)川芎槟榔木通犀角甘草梢
上锉。水煎。空心服。
一论香港脚初发。一身尽痛。或肢节肿痛。便溺阻隔。先用此药导之。次用当归拈痛汤服愈。
羌活导痰汤
羌活独活(各一钱)防己(炒一钱)当归(一钱)大黄(酒煎一钱五分)枳实(炒一钱)
上锉。水煎服。
一论湿热香港脚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胁不利。兼遍身疼痛。下注足胫肿痛。脚膝生疮赤肿。及内外生疮。脓水不绝。或痒或痛。并宜服
当归拈痛汤
羌活茵陈(各一钱)防风猪苓苦参白术(去芦各五分)葛根(四分)黄芩(酒炒)泽泻当归(酒洗)知母(去毛)人参升麻苍术(米泔浸炒各四分)甘草(一钱)
上锉。水煎。空心服。
一论三阳经香港脚。流注脚踝上。热赤肿。寒热如疟。自汗恶风。用人参败毒散各一钱方见感冒门。加苍术米泔炒。大黄酒蒸。各二钱。作一服。加生姜煎。空心服。皮肤搔痒赤疹加蝉蜕。
一论风湿流注经络间。肢节缓纵不随。老人脚膝疼痛。不能履地。
七圣散
川牛膝(酒浸)杜仲(姜酒炒)续断川萆防风川独活甘草(各三两)
上焙干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服。
一治香港脚止痛奇方。
乳香没药天麻白附子僵蚕
上锉。各等分。为微末。每服五分。空心。酒调服。
一治湿气攻注。腰脚痛。行步不得。
当归(酒洗)肉桂元胡索萆没药(各三两)杜仲(酒炒一两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温酒调下。
一治香港脚浮肿。
川牛膝(去芦酒洗钱半)威灵仙(一钱)汉防己(一钱)五加皮(一钱五分)川独活(一钱五分)苍术(米泔水浸一钱五分)当归身(一钱)川黄柏(盐酒炒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煎。熟。入酒一杯同服。
一人有气如火。从脚上入腹者。此虚极也。盖火起于九泉之下也。此病十不救一。治法以四物汤加黄柏、知母。降火之药服之。外以大附子为末。津调贴脚心涌泉穴。以引火下。
一按此条言犹有未尽者。如果劳怯阴虚之人有此。固当作阴虚治。若壮盛之人有此。则是湿郁成热之候也。予尝冒雨途行。衣湿得此症。以后所制加味二妙丸一料。服之而愈。后医数人皆验。若误作阴虚治。则成痿疾矣。
一治足跟痛。有痰。有血热。血热。四物汤加黄柏、知母、牛膝。有痰唾者。五积散加木瓜。一论两足湿痹疼痛。或如火燎之热。从足跗热起。渐至腰胯。或麻痹痿软。乃湿热为病皆贪酒嗜欲。乘风所致然耳。
加味二妙丸
苍术(泔制四两)黄柏(酒浸晒干二两)牛膝(一两)当归尾(酒洗一两)萆(一两)防己(一两)龟板(醋炙一两或去龟板加熟地黄二两亦可)
上为细末。好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姜汤下。
一治一切寒湿虚冷香港脚。肿痛焦枯。经年卧床。不能动履者。独活寄生汤各等分。入好酒煮熟饮之效。(方见中湿门)
一论男妇五劳七伤。肾气衰败。精神耗散。风湿流注。脚膝酸痛。行步艰辛。饮食无味耳闭眼昏。皮肤枯燥。妇人脏冷无子。下部秽恶。肠风痔漏。吐血泻血诸气。并皆治之。
经进地仙丹西园公屡验。
黄(炒一两五钱)人参(一两)白茯苓(去皮一两)白术(去芦一两)大附子(炮去皮四两)覆盆子(二两)首乌(二两)川乌(炮一两)白附子(炮四两)牛膝(酒浸四两)肉苁蓉(酒浸四两)川萆(二两)菟丝子(酒制二两)乌药(二两)天南星(炮二两)骨碎补(去毛炒三两)防风(二两)赤小豆(二两)木鳖子(去壳二两)羌活(二两)川椒(去目炒四两)地龙(去土三两)金毛狗脊(去毛二两)甘草(二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陶隐君以此地仙丹。编入道藏经。时有人自幼年时。得风气疾。久治不瘥。五十余年。
隐居修合。日进三服。诸病顿愈。人常言看方三年。无病可治。治病三年。无药可用。噫。有是哉。余近苦脚膝酸痛。服经进地仙丹。三月而愈。由是知天下无不可治之病。医书无不可用之方。特在于遇医之明耳。
二十四味轻脚丸香港脚通用。
当归(酒洗二两)川芎(一两)萆(净水煮干一两)木香(七钱)海桐皮(七钱)细辛(一两)牛膝(酒洗一两)枳壳(一两)苍术(米泔浸炒七钱)防风(七钱)石楠藤(二两)麻黄(七钱)杜仲(姜炒一两)木瓜(七钱)威灵仙(七钱)羌活(一两)薏苡仁(一两)乳香(五钱)续断(酒洗七钱)槟榔(一两)五加皮(七钱)独活(七钱)五灵脂(七钱)没药(七钱)
上为细末。酒浸雪膏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辣桂、荆芥汤下。或枳壳、木瓜汤下。
一论寒湿香港脚。疼痛不仁。两尺脉来沉细者。此痹症也。内经曰。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今疼痛不仁。是寒而且着也。两尺主二足。脉来沉者为里。迟者为寒。是方也。
用桂、附治其寒。苍术治其湿。甘、苓脾家药也。扶土气之不足。制湿气之有余。然必冷服者。欲桂、附之性行于下。而不欲其横行于上也。
六物附子汤
白茯苓(去皮三两)大附子(炒去心)桂心防己(各四钱)白术(去芦)甘草(炙各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服。
一论两膝肿痛。脚胫枯细者。名鹤膝风也。既痛后不谨。感冒寒湿。或步冰履霜。以致两足痹痛。如刀剔虎咬之状。膝胫肿大。不能行动。用补中益气汤去升、柴、陈皮。加附子、防风、牛膝、杜仲、羌活、川芎、白芍、熟地、萆、防己、生姜、枣。煎服。
一论两腿酸软。或赤或白。足跟患肿。或痛或痒。痛后或如无腿者。或如皱裂。日晡至夜。胀痛厥热。以补中益气汤加入八味丸料。补其肝肾。
一论两足心发热作痒。以滚汤浸渍。渍而出水。肌体骨立。作渴吐痰。此脾肾虚而水泛为痰也。以补中益气汤兼进六味丸。久而元气复而诸症愈。
一论脚发热。则咽喉作痛。内热口干。痰涎壅上。此肾经亏损。火不归经。以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及加减八味丸服愈。
一论两腿逸则筋缓痿软而无力。劳则作痛如针刺。脉洪数而有力。此肾肝阴虚。火动之象也。用六味丸而愈。
一论八味丸治香港脚。足少阴经香港脚入腹。腹胀痛。上气喘急。肾经虚寒所致也。此症最急。以肾水乘心火。死不旋踵。(八味丸方见补益)
一论八味丸。治脚弱。加续断、萆。老人加牛膝、鹿茸。治鹤膝风。加牛膝、人参、鹿茸。
一人以两足发热。或脚跟作痛。用六味丸及四物汤。加麦冬、五味、元参治之愈。后因劳役。发热恶寒。作渴烦躁。用当归补血汤而安。
一人足热。口干吐痰头晕。服四物汤加黄连、黄柏。饮食即减。痰热益甚。用十全大补汤加麦冬、五味、山药、山茱萸而愈。一论风湿气。足胫肿痛。用此熏洗立效。
防风荆芥苦参番白草地榆青藤麻黄苍耳苍术生葱炒盐威灵仙(各一两)
上用水一桶。煮热。于桶内熏蒸痛处。出微汗。待汤少温。再洗痛处一二次。觉痛减。
如贫者。只用桃、柳、榆、槐、桑、椿六件木枝煎水洗。亦效。
一论凡人患寒湿香港脚。疼痛不仁者。内服煎剂。外宜以此汤煎洗之。盖冷疾洗之。无有不良。
一椒汤洗法。用川椒一两。葱一握。生姜掌大一块。水一盆。煎汤洗之。
一治远行脚打成泡。用水调生面糊贴。过夜间干。不可挖破。
一论两足痛如刀剜。不可忍者。先用生姜一片。蘸香油擦痛处。随用生姜。火烧熟。捣烂敷患处。须臾。姜干而痛止。神效。
一论香港脚冲心。用白矾三两。煎水浸洗两足。良久自愈。
一论脚走急。脚底热肿如石块。不能行步。痛不可忍者。以烧红砖一块。将草鞋浸于尿缸内一宿。或半日。取来放在红砖上。将肿脚底立在草鞋上。火逼尿气入皮里。即消。此病诸方不载。如不早治。烂入脚底。俗曰罨。
一治香港脚肿痛。鹤膝风。不能动履。用真生姜汁一碗。入牛胶一两。熬成膏。入乳香、没药末各一钱。搅匀。绢帛摊贴。肿消痛止。次日将滚水入药碗内。去水。又摊又贴。效不可言。
补中益气汤(见内伤)六味丸八味丸(俱见补益)当归补血汤(见发热)十全大补汤(见补益)
一论鹤膝不能动履。肿痛难当。及麻木风湿。属虚寒者宜之。
神仙风药酒
秦归身(一两)大川芎(一两)片白术(去芦五钱)白茯苓(去皮)大川乌(炮各五钱)软防风(五钱)荆芥穗(五钱)羊角天麻(五钱)全蝎(炒二钱)香白芷(五钱)北细辛(五钱)何首乌(五钱)新草乌(五钱)威灵仙(五钱)金钗石斛(五钱)川牛膝(去芦五钱)川独活(五钱)羌活(五钱)麻黄节(三钱)石楠藤(五钱)薏苡仁(一两)川干姜(五钱)赤桂(五钱)尖槟榔(五钱)宣木瓜(五钱)真石乳(五钱)明没药(二钱)川续断(五钱)白苍术(米泔炒一两)嫩黄(五钱)两头尖(五钱)南木香(二钱)汉防己(五钱)桑寄生(五钱)赤茯神(五钱)骨碎补(五钱)甘草节(三钱)虎胫骨(乳浸五钱)
上合一处。用生头酒五斤。文武火熬熟。去火毒。早晚。饮酒随量。
一治男妇风湿相搏。腰膝痛或因坐卧湿地。雨露所袭。遍身骨节疼痛。风湿香港脚并治。
秘传药酒方
白芷桔梗白芍川芎麻黄(连根)茯苓半夏肉桂甘草(各一两)陈皮川浓朴(姜汁炒)枳壳(炒)牛膝(各二两)杜仲(酒炒二两)木瓜(一两五钱)槟榔(一两五钱)乌药(二两)防己(一两)独活(一两五钱)当归(一两五钱)苍术(米泔浸炒四两)
上各锉。以麻布袋盛。用无灰好酒三斗。将药袋悬浸于坛内。密封坛口。放锅内煮一时久。
然后取出。过三日后。去药随量饮之。渣晒干为末。酒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
空心。温酒下。腿膝疼痛。加川乌、虎胫骨。腰痛。加破故纸、肉苁蓉、枸杞子。
江侯秘传药酒方治脚膝肿痛。并手足痛。
五加皮(八两)川牛膝(去芦)杜仲(酒炒各三两)当归生地黄(各三两)地骨皮(二两)
上锉散。好酒一罐。入药。重汤煮二炷香。土埋三日。出火毒。随量饮之。
一论妇人下体肿痛。用人参败毒散加苍术、黄柏、威灵仙。痛减。又以四物汤加苍术、黄柏、防己、红花、泽泻。
一秘方。治香港脚肿痛。用木瓜为末。好酒调敷患处。立止。
一治两脚俱是疙瘩。肿毒骨痛。用独蒜切片。铺放痛处。每蒜一片。用艾二壮。去蒜再换再灸。痛自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