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大家都是高高兴兴回家等待过年。但是,春节心理健康不容忽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乐极生悲的事情难免发生,春节心理问题更是层出不穷。那么,春节心理健康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呢?
1.神经衰弱
春节期间,人们容易放纵自己,暴饮、暴食、暴玩,造成体力透支、胃肠功能紊乱。从心理学角度讲,放纵会导致过度兴奋,然后衰竭。过度兴奋表现为焦虑、急躁、冲动、失眠,衰竭表现为情绪低落、脑力下降、萎靡不振,甚至神经衰弱。神经衰弱往往是春节心理健康的最大问题,必须要注意春节期间生活节制,避免过度放纵,预防神经衰弱的发生。
2.心身障碍
心身障碍分为三大类:心身反应,心身紊乱,心身疾病。
心身反应是心理因素引起的、一过激性的躯体功能变化,例如情绪紧张的时候出现心慌、胸闷、口干、多尿、腹痛腹泻,心情不好的时候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心身紊乱是心理因素引起的、持续的躯体功能紊乱,即使心理原因解除了,躯体症状依然存在;
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器质性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等。
专家提醒:预防春节期间心身障碍,关键在于心理调节,可通过与他人交流,或者咨询专业心理医生,保证春节心理健康,预防心身障碍。
小贴士要合理安排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郁心理。
适当变换环境。使心理宁静在春节的长假里,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听听音乐、读本好书……都是很好的休闲方式,可以使人们的应激心理状态从高度紧张的模式中慢慢放松下来。春节出游应注意外出时的自我保护与调适,比如不要把旅游行程安排得过满,以免使自己过于紧张。
正确识别压力。正确识别压力来源和压力表现,解除压力来源;充分应用自身资源调整自己,包括时间管理调整、个人心态调适、使用放松方法以及社会人际资源的有效利用等。注意春节期间生活节制,避免过度放纵。
如果出现心身障碍,关键在于心理调节,可通过与他人交流,或者咨询专业心理医生,保证春节心理健康,预防出现心理精神疾病。注意及时休息,及时补充体能;易失眠者应该在睡前喝些牛奶等健睡品。对于年老体弱者,最好不要做远距离的长途旅行。避免暴饮暴食,睡眠紊乱。好好睡觉才是对假期最起码的尊重。
END精彩往期
社交恐惧症躁郁症都有哪些症状?心理早衰应该如何预防?忧郁情绪和抑郁症有何区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