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历史学家乔安妮·艾奇博士的研究表明,闻名世界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患有强迫症,这让他痛苦不堪。而且他有个怪癖,总要将一本很厚的书撕成两半,认为这样才容易携带。此外,他还做出了一些可以称为强迫行为的举动:不断从他人处寻找肯定、重复念叨某些话以及反复的检查行为。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是以强迫观念、强迫行为或强迫冲动等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强迫症患者会反复出现同样的想法或行为,明知是不合理的或者过分的,但还是难以控制和摆脱,只有顺从不合理的想法或行为后才可减轻痛苦。
强迫症可以分成三个亚型,每个亚型的表现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1.对称/收藏型:由对称、节俭的强迫观念和次序、收藏、重复和计数的强迫行为组成,例如喜欢把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如果被别人挪动了,就会感到不舒服。
2.污染/检查型:由污染观念及洗涤、检查的强迫行为组成,如经常觉得手脏,会反复洗手,俗称“洁癖”。
3.纯强迫观念型:大量攻击、性和宗教的强迫观念,如脑中反复出现异性裸体画面。
曾了解到一位强迫症患者的患病经历,她是这么描述的:最初症状来临的时候感觉自己被某种力量控制住了,内心焦虑,恐慌无比,而且没有原因。就是一种紧张的感觉,却害怕的要命,以致思维混乱,在短时间内脑海可以闪现出无数个让人紧张的场景和念头,对现实世界反应迟钝,自己的感受却变得无比敏感,每个动作都要小心翼翼。严重的时候会有呼吸急促,肢体动弹不得的症状,手脚紧张的会发抖,心慌心悸,连心跳都能清晰的感受得到。感觉那一刻整个世界、整个身体都在静止,只有自己的思维在头顶飘忽着。这种痛苦无比的时候会有强迫动作,如反复检查是否锁门、关闭水龙头;害怕忘记而强迫自己记笔记,眼睛容不得异物而摘下眼镜反复确认。而且这种强迫动作不是单一固定的,会干扰到正常的思维,所以只要是能够通过强迫动作缓解自己焦虑、恐惧的,都会不知不觉中被强迫念头主导自己的思维,去做普通人觉得异常的行为。
不知道是否大家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如果强迫症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那么现在关键的就是要去解决焦虑。因为焦虑就是强迫症状持续存在的最直接原因,只要能突破焦虑,缓解焦虑情绪,症状也就不能再称之为症状了。对于比较严重的强迫症的人而言,在症状引起比较大的焦虑情绪的作用下,要做到不陷进症状里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头脑里一些不合理的自动思维的拉扯纠缠也会变得异常强烈,因此强迫症的朋友本身要承受很大的焦虑痛苦,那份痛苦不言而喻。
谈到强迫症的治疗方法,首先要说的是森田疗法,其原则有:
1.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不是“任其自然”,对自己的症状仪式过程不加控制任其自然,这是不对的,只会强化症状的发展。真正的“顺其自然”指的是对症状想法、情绪等做到接纳,不去控制它、排斥它、解决它,让它自然地变化。
2.为所当为:森田疗法要求强迫症患者通过治疗,学习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控制可以控制的,不去控制那些不可控制的,对于我们不能控制的变化,要适应和接纳变化,带着这种变化做应该做的事,即“为所当为”。治疗强迫症,“为所当为”就是接纳症状想法和情绪的同时该干嘛干嘛,做当下该做的事情。不管是“接纳”还是“为所当为”,其本质目的都是为了与强迫症和平共处。
所以为了缓解强迫症对自己的干扰,我们每天都要做到心情愉悦,睡前问自己一句:今天你开心了吗?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以后的我们不再为所谓的虚荣心而活,不再为那些压得我们喘不过气的控制欲而活,只为我们本来的样子、深爱的人和热爱的事物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愿这世界依旧热闹,愿我依旧是我。
部分选自:知乎
文案/信工心理部
编辑/信工宣传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