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对青少年精神病患者究竟有帮助吗

青少年精神病的发病率较成人低,然而一旦患病,预后的差别会对患者的一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临床上,针对青少年精神病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但一些证据表明,认知矫正治疗(Cognitiveremediationtherapy,CRT)、精神健康教育、家庭治疗和团体治疗可能也对青少年精神病有所帮助。

目前这些治疗被用于缓解残余症状、解决家庭冲突、减轻情感症状与病耻感、增进认知功能、帮助融入集体等。

为了证明这些疗法在临床上的作用,来自印度的RheaDaruvala等人对Cochrane数据库内7个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试验中共名参与者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于近日发表在SchizophreniaBulletin杂志。

这些数据均符合随机性,患者根据所接受的治疗分为几组:仅使用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CRT组,药物治疗+精神健康教育组,药物治疗+家庭治疗组,药物治疗+团体治疗组。研究者们将后面几组的治疗结果与药物治疗组进行对比,计算了组间差异,并使用了随机影响模型进行分析,同时计算了偏倚风险。

研究结果表明,药物治疗+CRT组相比纯药物治疗组在短期记忆方面有所提高(相对风险,0.58;95%CI,0.37-0.89;纳入人数,31;证据确定性,很低)。药物治疗+精神健康教育组与纯药物治疗组相比,使用儿童全球评估量表(CGAS)来评估预后的研究组相比纯药物治疗组有显著较高的评分(平均差异,5.10;95%CI,1.35-8,85;纳入人数,56;证据确定性,很低)。

其余组的对比均未发现任何显著结果。

研究者认为,其中一些心理治疗或许对青少年患者有所帮助,但证据确定性非常低,而更多类型的心理治疗在实验中相比纯药物治疗没有显著优势。此外,该研究的数据量非常小,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倚。

因此,研究者呼吁科学界加大对青少年精神健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nzccn.com/kjz/153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