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幸福是个人存在庄子的三个境界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这里是《从毕业到创业,心理学讲》第三讲,我是赵卫平。庄子是中国最早的,也算是最牛的心理学家,没有之一,今天就说说这事儿。

庄子前面是老子,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用心理学语言来说就是:凭运气赚钱,获得的财富,到凭实力的时候,往往就会亏掉。

接着,老子提出三宝,一曰勤,二曰简,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庄子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几乎走向极致,我们这里称为幸福的三个境界和一个方法。

庄子的齐物论

齐物论,这个题目,就是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差别的,包括动物植物,河马老鼠,一朵花一片树叶,一朵云一块砖头,都是平等的,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也都是平等的,齐就是一样,没有差别。

不仅万物没有差别,对和错也没有差别,没有对错,这个事儿在你看来是对的,别人看就是错的,别人看来是对的,你看起来就是错的。

也就是说,没有是非标准,没有真理,没有绝对,没有贵贱。

庄子这种思想来源于哪里呢?

当初朴素的世界观,通过观察世界,观察自然总结出来的。

人是自然的孩子,人类是从自然界里面生长进化来的,那时候的人还没有现在这么牛逼,也没有现在这么自卑,还不懂得,还没有进化出骄傲和自卑,没有这么复杂,非常淳朴。

当时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存问题,生理问题,吃饱肚子,能够安稳睡觉,不被冻死,不被其它动物吃掉,就这点事儿。

能解决这些问题,在当时已经非常幸福了。

正是因为都是平等的,你也不要拿什么外显的东西来忽悠我,这个外显的东西,就是物质财富,权力,美色等等这些玩意儿。

不被这些东西忽悠,也就没有心理疾病,没有别人看不起,没有找不到老婆,找不到工作,失业这些问题,你给我工作,我可能还不愿意干,我觉得这样不自由,还不如想干嘛干嘛,想去哪去哪,没有这样自由。

这个层次的幸福观就是无知者无畏。

摆脱外物的局限和束缚,不试图去取悦谁,是第一个境界,核心是齐,是摆脱。

庄子的逍遥游

庄子的哲学或者说心理学是根植于自然的,但并不是决定论。

决定论是什么?

就是我不是那块料,不是干这个事儿的人,没有那个命,庄子想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不要误解庄子,不要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有什么能力,就先干什么事儿,通过干事儿,来锻炼能力。

一只蜻蜓,一只麻雀,能飞到哪就先飞到哪,飞着飞着被树林子挡住了,就不妨找一个树枝,停下来休息一下,不会休息的人也不会工作。

原来有一首歌,一只小小鸟那个,怎么飞也飞不高那个,现在不怎么唱了,没人唱了,不符合心理学原理,不符合个人存在原理。

可以大胆推断一下,这个歌词创作者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有心理创伤的,是一种心理流露。

逍遥游说的是什么呢?

飞的时候要逍遥,先不管格局大小,不管翅膀硬不硬,不考虑那么多,不跟这些大鹏比较,不定非常宏大的目标,先开始飞。

飞的过程中有飞的快乐。

大鹏有大鹏的快乐,小鸟有小鸟的快乐,这样才能逍遥,虽然是相对的,但毕竟有。

原话是这样说的:

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你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扑棱就飞起来了,飞几千米高就下来了,在树林子里转来转去,非常自由,这已经飞的不错了,你要飞到哪里去呢?

这里面没有半点自卑,就像日常问候的吃了吗,淳朴自然。

这是个人存在的第二个境界,不光是摆脱,也不进行比较,不跟别人比较,你飞你的,我飞我的。

庄子的更年期

这个最有名的,也是经常流传的,就是庄周梦蝶。

弗洛伊德也研究梦,通过研究梦来探究人的潜意识,人清醒的时候不好意思说,不知道自己想什么,不知道说给谁听,没有知音,只能憋着,下沉,下沉到潜意识。

然后通过梦,梦境释放出来。

智慧的读者,不知道你做梦有没有梦到过蝴蝶,翩翩起舞那种。

庄子安稳的睡了一觉醒来之后,洗了洗脸开始思考,那只蝴蝶进入我的梦中,是我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变成了我呢。

这是庄子讲的一个童话,是一种隐喻,如果抽离出来,提炼出来,就是生死的隐喻,算是齐物的极致了。

老子庄子这个心理学派系,侧重点是研究生,生命,一直强调生命比财富重要,重生轻物,重生重到什么程度呢?

超越。

完成了超越。

人年龄一大就开始怕死,开始买各种保健品,吃各种保健品,感觉时日无多,没有多少年活头了,内心弥漫着一层恐惧,或者焦虑,知道从哪里来的害怕是恐惧,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害怕是焦虑,脾气不好,性情大变。

没有人惹他生气,就是不高兴,无缘无故的心情不好,这一点非常不容易理解,尤其是年轻人,下班回家,节假日团聚,没有理由的挨一顿白眼训斥,摸不着头脑,医学上给了一个专有名词:更年期,进行说明。

也就是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变化,这个跟男人不理解女人的生理周期有点类似。

庄子开出的药方是梦见蝴蝶,从高纬度上解决问题,把生死这事儿给超越了,养生养到这个境界,到顶了。

这里借用更年期来说明,说明不跟自己较劲,能够跟自己好好相处,不试图取悦别人,也不为难自己,是第三个境界。

庄子的以理化情

情就是情感情绪,各种烦恼,不顺眼,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生气上火尿黄泡,这都是生理指标,最重要的生理指标就是生死。

生死之外没大事儿,生死是大事儿,在庄子这里,生死也不是大事儿了,活明白了。

明白活着的理,道理,这就是以理化情。

事情是这样的。

我们知道,清明节或者什么节,中国人是要祭祀的,包括守孝三年,还有人死了之后,不光是要哭,还要糊些纸做的人,牛,马,房子,轿车,还有纸币,银元,这代表着一种情感,是伦理,中国没有那么多本土宗教,但有伦理。

庄子看到了什么,看到人祭祀之前,这些纸糊的设备被人好好的保管,小心翼翼,代表人的情感,代表对逝去祖先亲人的追念,寄托了这么一种情感。

但是,但是祭祀之后呢,这些纸糊的东西就丢那不管了,风可以吹,雨可以淋,人可以践踏,不再重要了,不再重视了。

庄子一想,这个事儿不对呀,怎么能这样呢,经过总结,出来四个字:以理化情。

这个算是方法论。

怎么用呢?

想明白之后就不生气了。明白人们为什么祭祀,祭祀的实质是情感寄托,情感抒发,抒发完了就没事儿,属于一种情感行为,弄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清醒了。

如果去认真钻研这个理,不行,你既然花了钱整了这么多东西,随随便便丢弃,这可不行,想不开,就绕远了。

以理化情,感性的东西,换一个角度,用理性的方法角度来看待,来解决;情绪这点事儿,动用一下理性,一思考就明白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snzccn.com/jsfl/19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