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举措。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案要点的通知》,医院医院项目入选全国第四批、全省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清单。
??医院医院主动对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要求,在人员交流、学科发展、二期项目建设等领域进行了实质性推进,带动胶东区域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提升,不仅解决当地患者跨省跨地域就医的难题,还为周边省份的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跑出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速度”。
??常态化工作按下“加速键”
??手术室中,一台胸外科胸腔镜手术正在进行。主刀专家医院医院肺癌中心主任、医院胸外科专家李剑锋采用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院长王俊教授的肺癌微创手术“王氏技术”,通过胸壁上不超过3cm的小切口,快速准确地完成了肺楔形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伤口美观。“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都很顺利,病理结果为早期肺癌。由于早诊早治,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患者术后不需要做放化疗。”李剑锋教授说道。
??这台手术只是北大知名专家常态化在青岛工作的缩影。来自医院胸外科、血液科、骨科、呼吸睡眠医学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高血压科、肾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神经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肝胆外科、乳腺外科、泌尿外科、胃肠外科、心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科、皮肤科、中医科、医学心理科、放射科、超声科、检验科、病理科等学科的专家开展坐诊、查房、手术、带教,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专业调研等工作,已经逐步形成了“在青岛看北京名医”的良好氛围。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风湿免疫科、血液科等内科专家开展坐诊、查房等工作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肝胆外科、骨科等外科专家开展坐诊、手术等工作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重症医学科、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专家开展坐诊、带教等工作
??自医院医院启用以来,医院医院双方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品牌、技术、人才优势,在优势学科的诊疗、科研、成果转化、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区域辐射能力。
??仅年以来,医院已向医院派驻近三百名专家,涉及30个临床学科7个医技部门。医院总计门急诊量近52万人次、出院人数1.5万余人次、完成手术1.1万余例,常态化工作按下“加速键”。
??在不断融合中走向深入
??获批1年来,双方的合作在不断融合中走向深入,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十分深远。7月28日,医院医院第一次干部例会召开,围绕国家区域医疗中医院发展重点工作,集中全院力量,持续推进新技术开展,医院高质量发展。
??MDT(多学科会诊)、京青转诊“绿色通道”、同质化管理等工作加速推进。医院积极建设MDT诊疗服务体系,加速推动MDT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数百名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预约转诊制度打通京青两地重症患者救治“绿色通道”,影像、检验数据、电子病历互通互认等一系列举措常态化进行;行政查房、工作例会正常推进,医院多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到医院实地调研,共同探讨院区共建管理新模式,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高标准严要求,推进管理和技术平移;将根深深扎入基层,满足当地群众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开展义诊、进企业、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第六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医院数十名超强“名医天团”在岛城携手义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医院为人民”的诺言……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开展MDT(多学科会诊)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义诊活动
??由“输血”到“造血”再到“生血”,医院持续派驻骨干,培养出一批属于医院医院的“生力军”。7月24日起,医院医院承担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四年级教学任务,由医院专家分别对内科学、外科学授课;8月,医院内科学专家对医院内科全体医生进行考核,并常态化开展培训和考核……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医院医院承担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四年级教学任务
??二期建设驶入“快车道”
??学科建设、人才交流等“软件”加速进行,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同样驶入“快车道”。
??在医院医院二期项目建设现场,挖掘机挥舞“铁臂”,大型卡车来回穿梭,各个岗位的施工人员加紧施工,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
??二期项目总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12.68万平方米,设置床位张,后期将根据发展情况进一步扩建,总体规模拟达到张床位。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医院医院项目及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科创基地项目整体鸟瞰图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速路线图已然明晰,从谋局落子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医院医院正以务实与担当,建设区域内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优质医疗服务、医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高地,为岛城人民群众健康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