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休息越累来看看你是不是正在精神内耗

“明明什么事都没做,却没来由地觉得好累。”

内在的两个小人一直在打架

人们在自我评判、自我否定、自我苛责中纠缠

不停地在循环

要当心

也许是产生了精神内耗。

01什么是精神内耗?有什么影响?

精神内耗也叫心理内耗,指人的自我控制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心理资源不足时,个体就处于内耗状态。

通俗来说就是“自己卷自己”,没有向外的产出,主观上的心理消耗导致身心疲惫。从一个人的行为过程来看,就是卡死在信息理解和加工环节——胡思乱想。

精神内耗的危害常常被人们忽略,却是身体健康的“隐秘杀手”。

一旦闲了下来,大脑就陷入无限的混乱之中,开始循环和纠结各种事情:

早上那个谁是不是生气了?

科目二我是不是过不了?

他/她是不是喜欢我?

我是不是当时说错话了?

……

情绪不断限于混乱和波动之中,不断消耗心理资源去焦虑纠结,逐渐变得心神疲惫。这时就开始了精神内耗。

轻微的精神内耗,会导致情绪的不安低落,工作学习效率降低,影响睡眠质量等。

而严重的精神内耗甚至可能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心理内耗长期存在,得不到疏导,会造成抑郁情绪、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还会引发多种身心疾患。

02

精神内耗的表现

1

对自己极度的不自信

自我评价很低,常常在心中贬低自己,自我怀疑。

比如当受到表扬的时候,会觉得也许只是对方的搪塞或者安慰,并非是自己做的很好。

2

太过敏感

过分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情绪,会因为一个眼神或一句话思前想后,担心别人眼中的自己,从而造成不断内耗。

比如别人的一句话,会不断猜测对方是不是生气了烦躁了。

3

完美主义倾向

对事情的完美追求,反复确认,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会很纠结甚至焦虑崩塌,在心理上就造成极大损耗。

当然,精神内耗与内向并不能画上等号。内向的人更容易精神内耗的说法也并不准确。

03

如何摆脱精神内耗?

1.转移注意力

一些精神内耗严重的人,会养宠物或者花草之类,或者去亲近大自然,当然运动也是很好的选择。

2.多接触钝感力强的人

钝感力强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对敏感而言,他们对事物不会过于纠结敏感。

多与他们接触,内心纠结的事于他们沟通,能够较好的避免内耗。

3.不需要向谁证明什么

比如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便会不自觉在各个方面对自己有高要求,而过重的得失心,反而会造成紧张和不自信。

与自己和解,接受少数的不完美,看见自己的优势和能力,不过分在乎他人的眼光,活自在的自我。

来源:北京健康教育深圳卫健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nzccn.com/jsfl/17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