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专研,保璞守真
以第一作者身份登上环境领域国际TOP期刊
她是脚踏实地的求学者
勇于突破,执着坚守
服务于学校品牌讲座“北洋大讲堂”5载
她是不忘初心的奋进者
家国情怀,砥砺前行
助力国家精准扶贫、疫情防控
她是饮水思源的奉献者
我想把这个会发光的她,讲给你听……
她就是我们的十佳候选人
齐淼
让我们一起走近并了解
这个优秀而又美丽的小姐姐吧~
采访内容
01
学姐以专业第一保研,并且在研一的时候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一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请问你是什么时候决定要做科研的?做科研的动力又来源于什么呢?
我大二上学期的时候进入了环境学院童银栋老师的课题组,最开始是抱着了解的态度,在逐渐了解的过程中激发了我对科研的兴趣,真正决定要做踏踏实实搞科研是在大二下学期。
动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身为环境人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做科研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这个领域深入了解的一个过程。我们课题组主要研究区域水环境管理,当我深入了解到了我国水生态环境的现状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环境人身上的使命与责任。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而我们环境人使命就是为实现绿水青山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取得了成果之后带来的成就感
当你脚踏实地科研,取得一些成果之后,伴随而来的是强烈的成就感。其实发文章的过程就是和别人分享你的观点、想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很大程度的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当你成功地和大家分享了你的想法之后,你会有很强的成就感,这种阶段性的成就感会是你未来做科研的强心剂,会激励着你在科研的道路上一直坚持下去。
02
学姐在学习和科研方面有什么建议给学弟学妹们吗?
首先要找准兴趣。我觉得做科研就是一个把冷板凳坐热的过程,在你有成果之前的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非常艰难。曾经很多次我都是凌晨从办公室回寝室。如果你对你的科研项目或者课题没有兴趣的话,想要坚持下来,这其实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认为做科研第一点是兴趣导向。
第二点是勇于尝试。一些非常优秀的科研成果都是学科交叉的产物。做科研一定不能闭门造车,需要用开放的态度去勇于接受并尝试新鲜的东西。就像我本科是学环境的,对于编程和统计学知之甚少。但是做科研的过程中,我经常向有计算机背景和数学背景的人请教,积极地寻求合作。
最后是学会坚持。不管是学习还是科研,挫折都很多,想要放弃的时候也会很多。但是咬紧牙关把最困难的时候扛过去,你会发现成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而且成功之后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会把你之前所有的难过和痛苦都冲淡。
一直在办公室工作到了凌晨
03
学姐现任校团委文化促进中心学生主任,服务学校品牌讲座“北洋大讲堂”“青年文化论坛”近5年,在这中间学姐是否想过放弃,又是什么动力让你坚持了下来呢?
确实有想过放弃,我觉得我最艰难的一年是我大三那年,那年我担任青促北洋园校区的主席,同时我在准备保研,而且我拥有了自己的课题,科研压力也很重。青促那年办了近百场讲座,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们7天配合学校组织承办了8场讲座,其中有6场是北洋大讲堂。大三那年,我基本上早上八点半也就出门了,晚上两点多才会回宿舍。最夸张的一次,我的一个舍友有一周没有在宿舍见过我。想放弃的次数确实挺多的,也有很多次崩溃到坐在青年湖边大哭。
使我坚持下来的动力,主要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我是一个有轻微强迫症的人,我有一个原则就是,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好。肩上扛起的责任,就一定不能轻易放弃。作为学生,好好学习是我的责任;作为科研人,努力科研是我的责任;作为青促人,配合学校举办好“北洋大讲堂”“青年文化论坛”也是我的责任。既然我选择承担起这些责任,那我一定要体面的登台,体面的做事,不辜负老师同学们的信任,也不辱没了肩上的责任。
04
学姐在假期积极参加防疫工作,累计服务时长超过小时,请问是什么促使你参加防疫工作呢?
最开始促使我参加防疫工作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家庭,因为我爸爸是一个老党员,他身先士卒,从1月27号就开始投身到了疫情防控工作。我觉得我作为他的女儿,不能让他丢脸。而且我爸爸在得知我的决定之后,非常鼓励我、支持我,所以我从1月30号开始,就正式成为了一名基层防疫志愿者。
而在我做防疫志愿者的过程中,促使我坚持下来的是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的家乡在黑龙江大兴安岭,这里冬天室外的温度能达到零下40度。在这种寒冷的天气下,卡口值勤、入户调查的工作开展起来都很艰难。但是我一步一步坚持了下来,担任基层防疫志愿者近50天,累计工作时长超过小时。在防疫工作中,我认识到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党员同志,他们的事迹对我是很好的榜样教育,从他们身上我深刻体现到了“一名党员,就是一个旗帜”的意义,同时是他们的行动充分激发了我内心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让我长期坚持了下去。
05
我们了解到学姐曾带领团队赴云南省凤羽镇开展实践活动,并且荣获了全国大学生百强实践优秀团队,你可以说一下当初选择去实践的原因是什么,而这次实践活动有给你带来了怎样的体会吗?
最开始选择去实践的原因来源于两个方面。
1.凤羽镇是一个贫困镇,那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我非常希望能够尽我所能给予他们帮助。
2.我觉得社会实践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你会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通过社会调研了解那里的社会现状、发展壁垒,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于他们深入了解,进而来构建自己了解中国的一个多维视角。
通过社会实践我的体会主要有两点:
1.更加懂得珍惜:有时候我们难免会有抱怨,抱怨学习太累,生活太苦,父母太唠叨。但是当你看到了有的孩子想要学习但是却没有钱买书,有的老人生着重病但却没钱医治,有的孩子两三年才会看到父母一次,每天因为思念父母而偷偷哭泣的时候,你才会明白,你抱怨着的生活,是他们渴望而不可及的梦,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2.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你看到在你的努力下,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了,更加乐观了,你对当地社会调研的建议会使政府在他们日后的规划中做出一些改变。你会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更加自发的去投身于社会实践以及其他的志愿服务活动之中,去努力帮助更多的人。
06
请问学姐对于“三有”是怎样理解的?
有力度的生长:一棵树,它若想要在狂风暴雨下巍然不动,那么它的根一定扎得很深,扎得很牢。我觉得做人也是一样的,有力度地生长,首先需要有力度地向下生根,把根扎牢,再有力度地向上生长。
有情怀的坚守:我认为一个人想要成功,首先要做到坚守。而这个坚守并不是盲目的执着,而是具有意义、有情怀的坚守。
有温度的奉献:奉献是给予他人所需,而不是盲目的给予而忽略了这些给予是否真的被需要。所以奉献一定要有思考、有温度,要满足需求。
有力度的生长
有情怀的坚守
有温度的奉献
她是8号候选人
“三有”姑娘——齐淼
期待大家的支持
学生社团团委
-以服务青年学生为宗旨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活动
————
天津大学学生社团团委
用青春拥抱时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