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对西方超心理学的影响

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感觉,一提到中华道家文化,就觉得是迷信。但是一说起西方文化,就是科学的代名词。

尤其是现代西方超心理学、量子纠缠理论的研究与崛起,更让很多人觉得,这是科学的解释了心中难解之谜,而本土文化,都是迷信的解释。

其实他们不知道,西方的超心理学,大多数来源于东方的道家文化。

提到道家文化,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位道教祖师,那就是——吕洞宾仙师。

吕祖的祖父位列三公,吕祖自己也是一位才子,《全唐诗》收录了他首诗词。吕祖出生之后就肩负着家族考取功名的期望,从二十来岁就开始考功名,一直考到了四十二岁,直到那年他遇到了汉钟离祖师。

两人在酒馆喝酒,吕祖酒喝多了,就趴桌子上做了个梦,在梦里吕祖终于考取功名,且经过努力,到后来也位列三公。吕祖到了七十多岁时,因为说话得罪了皇帝,被贬配边疆,就在漫天大雪里骑马独行,饥寒交迫,突然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这时候吕祖突然惊醒了,原来他在梦里看到了未来。他觉得奋斗了那么多年,仍然逃脱不了命运的制约,难以得到善终。于是决定跟随汉钟离祖师学道。

吕祖在修仙成功后,写了一本书,叫《太乙金宗旨》,这本书是道士的修行法宝,也对西方超心理学与量子纠缠理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被德、法、意大利等文翻译成《金花的秘密》,尤其在德国,这本书与《道德经》成为了德国文化家庭的珍藏宝典。

这本书对“卡尔.荣格”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最终荣格根据这部书,完成了自己的心理学理论,构成了“人类集体潜意识海床理论”。

后来荣格还用吕祖的理论,治疗过“泡利”的心理疾病。泡利,就是25岁就发明了量子纠缠的大物理学家。

事情还要从年说起,26岁的德国青年“理查得.威廉”来到了青岛,在中国度过了22年以后,他成为了著名的汉学家,并为自己起名“卫礼贤”。

卫礼贤刚到中国时候,主要翻译儒家经典传到欧洲,比如《孟子》、《论语》等。

后来卫礼贤认识了当时的官员“劳乃宣”,劳乃宣也是一位崂山派大宗师,他向卫礼贤传授了道家学说。

从此以后,卫礼贤又开始了翻译道家经典。比如《老子》、《庄子》、《列子》、《易经》等。

一战爆发,卫礼贤不得不回德国,回国前劳乃宣送了他一本《太乙金华宗旨》,于是这部道家经典被带到了德国。

卫礼贤在研究翻译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与他的瑞士朋友“荣格”研究的内容很相似。

荣格当时正在研究梦境,写了一本书叫《红书》,当时荣格与他的恩师“佛罗伊德”决裂,他抛弃了恩师的心理学理论,而自己的理论尚未完善,正处于人生的最低点,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就在这个时候,卫礼贤给荣格带去了《太乙金华宗旨》,荣格立刻停止了《红书》的记录,与卫礼贤一起研究这部道家经典。最后他们一起将《太乙金华宗旨》翻译成了德文,并附上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笔记。这本书就是《金花的秘密》。

到了年,30岁的泡利找到荣格,那时候泡利在物理学研究领域,已经很有名气。

但是三年前泡利的母亲自杀,一年前泡利的妻子跟一个化学家私奔,这些让泡利精神也几乎崩溃。

泡利开始酗酒,甚至因为被当时禁酒的美国正法,当泡利回到欧洲,来到荣格的心理诊所就诊,荣格治愈了泡利,于是两个人一起工作了25年。他们共同研究心理学、物理学、东方哲学、修炼学,他们对物理学与潜意识心理学的无人地带,进行了深入研究。

而泡利说,荣格教给他的东方道家学说、哲学,是他研究量子力学的火炬。

荣格研究的是人们看不到的“潜意识心理世界”。泡利研究的是测不准确“量子世界”。但是他们都觉得这些世界是真的存在的,这中间一定有这某种联系。

那么联系这些神秘科学的,就是《太乙金华宗旨》中所讲的“元神”。

作为道士,修行很大的篇章,就是在元神修炼上。

愿所有有缘,共证道家文化,弘扬道教正气,福生无量天尊!




转载请注明:http://www.snzccn.com/yyz/19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