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年龄越大离梦想就越遥远,追求梦想的成本就越高。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这家店可真是“价值连城”。
??
那还得从我4岁说起:4岁就被抱到钢琴前,对着那一条条黑白色棍棍开始了“修行”,由于个子不够高老爸还特意在琴凳下面垫砖头才能让我够到琴键,那时候边弹琴边哭的我,像极了现在快手里那些小朋友学乐器的搞笑视频。机智的老爸很会在我不哭的时候赶紧拍照留下纪念,事后对着照片跟我说:你看你弹琴的时候多快乐。其实小时候我根本无法体会音乐的意义,也感受不到钢琴曲表达的感情,更多只是机械的弹奏罢了。但在高中,同学们疯狂迷恋周杰伦的时候,经常光顾音像店的我得到了一张老板送的“欧美金曲首合集”盗版CD,原因是他好奇打开听了一下,觉得可能是光盘坏了,里面的歌都没法听,就当破烂送给我。一脸懵逼的我边打开CD机边翻看着这首欧美金曲的目录:1.EnterSandman—Metallica、2.DontCry—GunsNRoses、3.CowboysFromHell—Pantera…………好了,懂得朋友们是不是自然懂了。这张CD打开了我对音乐新的认识,也爱上了这种电吉他发出的狂野声音,算是正式开启了我的“吉他之旅”。
于是我的梦想也从成为钢琴家,变为了想成为Slash、VanHalen、kirk这种伟大的乐手。就在那个高中毕业的暑假,我终于拥有了人生的第一把吉他——鲁产CortX6。(现在看来是被骗了,当时是按韩产的价格买的)当然,买了电吉他才知道还需要买吉他音箱、效果器,才能让电吉他发出声音,果然是一入设备坑深似海。大学期间除了每天拿一台贝塔斯瑞M15练琴之外,研究买什么音箱搭配什么效果器用什么琴,才能发出CD里喜欢乐队出来的音色,以及怎么才能弹得跟大师一样,成了我大学期间的所有日常,好在在北京上大学有很多琴行可以逛,混迹北京各大琴行也成为了周末的必修课,当然,代价就是成功被安利了一大堆“以后有钱了”一定要入手的琴和设备。最后终于毕业工作了,终于实现自给自足的我算是正式开启了折腾设备之路。我想应该大部分爱好者都是从入门或者初级的琴和设备开始,通过一点点置换,最终买到梦想中的琴和设备吧,至少我身边的朋友都是如此。所以对待这些来之不易的宝贝们,我爱不释手,甚至有时还都不舍得用。很快省吃俭用的我就入手了第二把琴,而且这才应该算是我拥有的第一把正经电吉他——SchecterhellraiserC1。由于混迹琴行的时候就已经耳融目染乐器养护的重要,所以拿到这把在当时价值不菲的琴,更是视如掌上明珠,除了每次弹琴完都要认真擦拭干净,定制指板上油琴体打蜡,为了怕品丝磨损更是琴弦稍微出现锈迹就更换。“绝对不要相信男人说只买这一把琴就再也不买了”开始我还真信了,但没过多久就“啪啪”打脸,琴是买了卖,卖了买,从ibanez换到jackson,从schecter换到musicman,音箱也是从贝塔斯瑞M15换成wangs又换成百威+